微信分享图

0328 永瑢 花间堂橅古帖

永瑢 花间堂橅古帖
拍品信息
LOT号 0328 作品名称 永瑢 花间堂橅古帖
作者 -- 尺寸 34.8×18.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1,265,000
材质 形制

题签:花间堂橅古帖存。
题识:乾隆丙午(1786年)七月皇六子质郡王永瑢临。
钤印:皇六子质郡王、永瑢。
清写本

5册 纸本

“花间堂”本为胤禧的堂号,慎郡王胤禧是康熙的儿子,从小就擅长诗词歌赋、书法画作,代表作有《紫琼岩诗抄》《花间堂诗抄》等,其禀性淳厚,生活俭朴,虽贵为郡王,但能礼贤下士,好学不倦,乾隆二十三年逝世,时年48岁。允禧无后,乾隆就把他的第六子永瑢过继给叔叔为孙,故“花间堂”因以袭用。
爱新觉罗·永瑢(1744-1790年),号九思主人,又号西园主人。少时居圆明园碧桐书院,亦称碧桐书院阿哥。乾隆帝第六子,皇三子永璋同母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继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三十七年,进封质郡王。五十四年,再进质亲王。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他工诗、擅画,兼能天算,还是个喜欢藏书的人,有《九思斋诗钞》传世,其书法直可与其弟成亲王永瑆相提并论,在清代皇室中,亦可谓出类拔萃者。
此《花间堂摹古帖存》共五册,虽题为摹古,实则法赵,即临摹《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中收录的赵孟頫书作品。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共32册,刻石500余块(原石现在北京市北海公园),收录了自魏晋至明末135位历史名人、书法大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镌刻、拓工之精,以往官私刻帖鲜与伦比。
第一册为临赵孟頫临《右军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第二册为临赵孟頫书《文赋》;第三册临赵孟頫书《尚书·无逸篇》、《纨扇赋》、《归去来并序》、《卫淑媛墓志》;第四册临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第五册临赵孟頫《楷书千字文》、《朱子感兴诗》。
其书临写赵吴兴,形神兼备,遒媚秀逸,几可乱真,且煌煌巨制,保存完好,其华贵雍容之气,寓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