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91 马轲 2002年作 肖像

肖像
拍品信息
LOT号 1091 作品名称 马轲 2002年作 肖像
作者 马轲 尺寸 72×59cm 创作年代 2002年作
估价 6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材质 布面油彩 形制
出版
《中国艺术-马轲专辑 1995年-2004年作品回顾》(封面)中国美术出版社 2006年版
签名:Make 5.6
和培根一样,马轲也在努力克服着那些并不完全代表他的心魔,然而,它们却清楚地印有那些深深支配着他的焦虑情绪。看着马轲站在一幅画前解释着他的作品,事情变得越来越清楚:他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是多么意味深长,无论女人还是男人,都是他自己的象征,也是人性面貌的体现。
——凯伦•史密斯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图景中,马轲因其古怪、内敛的平面图像,游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语言形式,以及幽深晦涩的象征手法而备受关注。面对当代艺术的不断迭代,马轲却从来不是一个追随潮流或玩弄观念的投机主义者。自始至终,他都以中国传统文人式的内省和笃定来驾驭创作,通过对个体经验与当代社会的敏锐洞察,创造出一个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和隐喻性的艺术空间。对于马轲而言,艺术家并没有特权或先知的能力,也不提供价值观或道德判断,而是提供观看世界的方式,由观者自己选择,“至于作品中的故事,是提供给观者进入绘画的一个简易通道,可有可无。”从九十年代末至今的数个系列创作,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马轲所在意的并不是作品的题材与情节,而是与观众之间的对话。
马轲的艺术生涯肇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自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后,马轲于1998年借调文化部赴东非援教一年。而此次东非之行无疑对其整个艺术生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画家从非洲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中汲取了灵感,同时更在战争的生死离别中体验了生命的脆弱与尘世的苦难——从此,命运的无常便成为其作品中不变的精神内核。此幅《肖像》(Lot 1091)约创作于2000年,无疑也借鉴了非洲雕塑的造型方式,人物被概括成简略的几何形,面部被拉长,五官亦进行了夸张、变形的处理,色彩单纯、简洁而大胆,充满质朴的原始风情。在这里,艺术家并不追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铺陈,而是以写意的手法赋予人物一种鲜活的内在生命。
进入千禧年之后,“马”这一形象成为了马轲艺术创作中的标志性符号。此时,画家笔下之马已经逐渐摆脱了其物理属性而成为一种精神性的表征,艺术家通过各种动作、角度、情境中的马映射出不同的情绪状态,可以看作是画家本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视觉镜像。创作于2006年的《读书系列——黑色》(Lot 1092)描绘了一个静态的场景:人物沉浸在阅读之中,马则在他身旁小憩。画面内容不禁令人联想起传统水墨画的经典题材《牧归图》。然而在马轲的笔下,水墨画中田园牧歌、返璞归真的氛围已然消失,在现代化的城市进程中演变为无尽的焦虑。艺术家以立体主义的手法将画中的物象进行拆解和重组,架构起全新的空间秩序。马的头部、躯体和尾巴被分解成若干几何块面,在画中构成倒三角形之势,人物正好处于三角的中心位置,通体黑色的马与背景的大片白色构成强烈的对比。为了凸显出人物形象,艺术家还在人物周围勾出一个半圆形红圈,类似于西方宗教绘画中圣徒的背光,马身上随意勾画的突兀笔触又进一步增加了画面的荒诞性。通过对于“读书”这一行为的创造性表现,艺术家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外在世界于个体内心之间的强大张力与撕裂。
自2008年开始,马轲逐渐开启了叙事风格的转变与推进。由此,艺术家开始对周遭的现实生活与时代的裂变倾注了更多的关注,而“马”这一经典符号亦慢慢淡出其画面。创作于2012年的“沙尘暴”系列显示出马轲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艺术家在此作中并没有刻意表现强风的速度与沙尘的侵袭,而是强调突然而至的灾难对人类心理的巨大侵袭。画家以大面积的黑色与黄棕色快速平涂出巨幅背景,渲染出压抑、凝重的画面。在黑洞般的背景上又覆盖以旋涡状的红紫色块,数个色块的叠加、渗透有力地渲染出沙尘天气的混沌与污浊。此时,隐没于沙尘中的家园已经被破坏,成为一片凋敝的废墟,右侧的人物似乎经历着内心痛苦的挣扎,只得无奈观望却又无计可施。在《沙尘暴》(Lot 1093)中,马轲延续了其标志性的充满爆发力的表现性绘画语言,色彩单纯强烈,造型简约生动。在此,艺术家以高度概括而又张力十足的方式描绘出了破败悲戚的末世景象,无疑是对人类对于自然世界无度地滥用与破坏所发出的强烈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