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49 1493年拉丁文初版《纽伦堡编年史》(摇篮本)(奥斯曼帝国王子旧藏)

1493年拉丁文初版《纽伦堡编年史》(摇篮本)(奥斯曼帝国王子旧藏)
拍品信息
LOT号 0649 作品名称 1493年拉丁文初版《纽伦堡编年史》(摇篮本)(奥斯曼帝国王子旧藏)
作者 -- 尺寸 44×31.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598,000
材质 形制
主要著录:
1、《书世界》,Bookman主编,九州出版社,第50页。2、《大英图书馆印刷指南:历史与技术》,多伦多大学出版,1999年。3、《域外世界怪物志》,刘星,领读文化出品,2018年。4、《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美)凯尔·哈勃,李一帆译,2019年。5、《书籍装帧》,周雅铭,段磊,杨锦雁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6、科学、神学论战史》,(美)安德鲁·迪克森·怀特著;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7、《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大卫·皮尔森,译林出版社,2019年。8、《天文学的历史》,钮卫星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9、《丢勒》,(德)艾希勒著,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10、《加德纳世界艺术史》,(美)克莱纳编著;诸迪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1、《世界图书出版与印刷博物馆》,A.M.茨冈年科,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12、《西方哲学史》,(英)伯特兰·罗素著;耿丽译,重庆出版社,2016年。13、《欧洲史》,(法)阿尔德伯特著,海南出版社,2014年。14、《文雅的疯狂》,(美)尼古拉斯·A.巴斯, 陈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5、《印刷品与视觉传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1969年。16、《美术学研究》,樊波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17、《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湖南省博物馆编;郑君怡,胡伟琴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纽伦堡编年史》

出版商安东·科贝格(Anton Koberger,1440-1513)

1册 手工纸(五种水印)

提要:1,此书是继《古登堡圣经》之后最重要的摇篮本,是印刷史和书籍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此书是一部插图式百科全书的世界史。体现了摇篮本时期最为繁复和精致的插图技艺,在插图史、版画史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
3,西方关于此书的研究颇丰,有学者认为此书中部分版画为丢勒所制。
4,国内仅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册,已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纽伦堡编年史》1卷全,1493年7月12日纽伦堡初版,44×31×8cm。是书系1493年7月12日拉丁文首版,棕色大理石纹大师级全羊皮精装,朴素大气,书脊轧拉丁文字母“DE TEMPORIBUS MUNDI ANNUM SALONS 1493”盲印。帝国对开本,索引页双栏,内衬带水印“PMF”、“肖像”直纹纸,品相上佳。是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923)王子康斯坦丁·卡拉贾(Prince Constantin Jean Lars Anthony Demetrius Karadja,1889–1950)旧藏,卷首与标题页有其紫红色藏书章(EXBIBL CONST KARADJA)。卡拉贾(Karadja 或Caradja)家族是拜占庭帝国和希腊血统的王室,康斯坦丁·卡拉贾是奥斯曼帝国王子、总理让·卡拉迪亚·帕夏(Prince Jean Constantin Alexandre Othon Karadja Pasha,1835-1894)的儿子,是罗马尼亚外交总领事、法学家、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罗马尼亚学院荣誉院长。2005年9月15日,由于康斯坦丁·卡拉贾拯救了超过51000犹太人免遭纳粹的驱逐与灭绝,他被追认为“国际义人”。作为一位伟大的藏书家,康斯坦丁·卡拉贾创立了东南欧最重要的善本藏书。1946年大部分(超过6000册珍稀古籍)捐赠给罗马尼亚国家图书馆和罗马尼亚学院等机构,现仍可以在罗马尼亚国家图书馆和罗马尼亚学院找到其大部分藏书,此书是他的重要收藏。内页还贴有一藏书票,内容为“EX-LIBRIS·J-J.S.BIBLIOPHILE”,为此书后来的主人,票主身份待考。

此书所有书页、插图完整无缺,共有带编号书页299页(包括3张带编号空白页:第259、260、261页,大多书籍通常缺失),加上未编号的书页(包括未编号内容为“De Sarmacia regione Europe”的5页,插于第298-299页之间,大多书籍通常缺失此5页),共计326页。全书共计1809幅木版画插图,645块版。包括29幅双页城镇图、8幅整页插图、2幅双页地图、1幅世界地图(此世界地图是15实际仅有的3张世界地图之一,显示了约1470年左右葡萄牙人对几内亚湾的了解)和北欧地图(被认为是该地区第一张印刷的现代地图)、中欧地图、德国地图(虽然出版时间较1482年乌尔托米勒的德国地图,但它的建造时间更早)、肖像等。书页纸张采用手工直纹纸印制,有的较薄,有的较厚,书页有水印“双十”、“花冠”、“塔与花”、“P”、“L“等5种,可见来自不同的纸张供应商。许多版本中的插图是在出版后再由人工上色的,此书为无上色插图版,保持了15世纪出版时的原貌,更加难得可贵。标题页为木版印刷,在印刷书籍的早期,也即是《纽伦堡编年史》印刷的时代,书籍没有标题页是很常见的。但此书拥有木版文字印刷标题页,更是难得一见。最后一页有日期“1493年7月12日”,有的书页边缘有棕色墨水注释。
1497年的拉丁文盗版版本没有扉页,因此,在不同文化的地域,这本书的名称是不一样的。在拉丁语世界被称为《编年史》(Liber Chronicarum),在英语世界被称为《纽伦堡编年史》(Nuremberg Chronicle),在德语世界被称为《舍得尔世界编年史》(Die Schedelsche Weltchronik)以纪念其作者。书籍的装帧也是在购书者购买之后,根据花费金钱的多少,对书籍进行不同材质、不同方式的装帧。此书多见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但完整的版本较少,大多有缺页(特别是书后的空白页、未编号页经常缺页)。此书包括后面3张空白页(可能是留给书籍所有者记事和记时用)与5张未编号书页的初版拉丁文完整版本,极为罕见。

主要研究:
1、文章《简话外文山本馆藏之<纽伦堡编年史>》,徐亚娟(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组),《文津流殇》第32期。2、文章《纽伦堡编年史》,中国国家图书馆。3、文章《<纽伦堡编年史>中的谱系树图像》,韩洞,《美术观察》2019年第2期。4、《纽伦堡编年史的制作》,阿德里安·威尔逊(Adrian Wilson)、乔伊斯·兰开斯特·威尔逊(Joyce Lancaster Wilson),阿姆斯特丹出版,1976年。5、《纽伦堡编年史的设计》,阿德里安·威尔逊(Adrian Wilson),美国旧金山出版,1969年。6、《纽伦堡编年史:从创作到 1493 年的图画史》,艾伦·谢弗(Ellen Shaffer),美国洛杉矶道森书店的普兰坦出版社出版,1950年。

拍卖纪录:
2010年7月7日,佳士得54.125万英镑,1493年12月德文彩色版(缺一页)。2020年12月11日,邦瀚斯43.7812万美元,1493年7月拉丁文彩色版。2018年12月4日,佳士得37.25万美元,1493年7月拉丁文彩色版。2016年4月5日,佳士得19.7万美元,1493年7月拉丁文部分彩色版。

摇篮本的传世经典
——1493年拉丁文初版《纽伦堡编年史》
一、概述、意义及价值
《纽伦堡编年史》(Nuremberg Chronicle)是西方印刷史上继1455年西方最早的主要印刷书籍《古腾堡圣经》(《古腾堡圣经》自1978年以来没有一本完整的出售,仅仅第314与第315共2页,2014年在苏富比拍卖成交价格为13.45万英镑)之后15世纪最著名的书籍,成为整个印刷史和书籍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部配有丰富插图的世界历史性著作,被公认为是早期印刷业最优秀的典范之一,1500年以前最复杂、开本最大的书籍,最早的百科全书、摇篮本中最著名的书籍之一。也是15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拥有最奢华最多插图的大部头书籍,还是欧洲早期印刷书籍中编制最完善、最出色地将图文混编的书籍。
阿德里安·威尔逊(Adrian Wilson)说“在古腾堡圣经之后,这可能是最著名的早期印刷书籍。它是从中世纪纽伦堡开始的历史、地理和世界奇观的纲要。文本的保存连同书籍的布局,以及纽伦堡的其它早期记录提供了其它古人无法获得的信息”。这意味着,研究《纽伦堡编年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我们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的古籍制作信息。它最备受关注的两个方面是布局与合作,这对于一本非常巨大且插图丰富的书来说,是整个过程中格外重要的。
是书体现了早期印刷品精良的插图技艺,富有质感的画面让枯燥的文字变得更为易懂。出版商科贝格以超乎想象的排版技艺,将图文巧妙融合,最终成就了这部15世纪最为繁复和精致的插图摇篮本,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插图业的发展,在西方印刷史上亦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插图史、版画史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与艺术意义,国内对与此书的研究仅见两篇介绍性和局部研究的文章,尚处于启蒙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其价值。
二、内容、版式、纸张、插图及艺术特色
《纽伦堡编年史》是一部插图式百科全书的世界史。它以圣经为基础,记载了世界历史的许多事件,融合了宗教、科学、地理等主题,包括与圣经有关的人类历史、插图神话、生物以及重要的基督教和古代城市的历史。从创世纪初直至其创作年代即1493年已知的世界历史,插叙了自然灾害、皇家族谱和一些重要欧洲城市的历史,对城市景观、战争、灾难和预兆等各种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生动地描述并以插图的形式加以描绘。内容共分为七个时代:
第一纪元:从创造到大洪水
第二纪元:直到亚伯拉罕出生
第三纪元:直到大卫王
第四纪元:直到巴比伦囚禁
第五纪元:直到耶稣基督诞生
第六纪元:至今(1493年)
第七纪元: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
它的版式设计非常现代,同现代书籍一样,有页眉、页码,段落单独分隔出来,哥特式字体印刷。第一次使用了木刻版画作为书籍插图(铜版画1450年左右于欧洲发明,但此时技术尚不成熟,且还未用于书籍插图),其图文并茂的方式实属一项非凡的壮举。
在西方印刷史上,摇篮本(拉丁文Incunabula,意为“摇篮”或“襁褓”)专指1450年至1500年12月31日期间,使用金属活字印刷术出版的书籍。于1493年初版的摇篮本《纽伦堡编年史》,共有1809幅木版画插图,645块版,这些木刻版画插图比以往任何印刷书籍都多,前所未有。包括29幅双页城镇图、8幅整页、2幅双页地图、1幅世界地图和北欧地图、中欧地图、德国地图,城市(罗马、纽伦堡、巴黎、华沙、布达佩斯、威尼斯等)与肖像(包括国王、教皇、伟人、英雄、哲学家、诗人和其他名人)等。其中世界地图基于1482年乌尔·托米勒(Ulm Ptolemy)的精美世界地图,是15世纪仅有的3张世界地图之一,显示了约1470年左右葡萄牙人对几内亚湾的了解。北欧与中欧地图由耶罗尼慕斯·明泽(Hieronymus Münzer,1437-1508)在尼古拉斯·西尔普夫斯(Nicolas Khyrpffs,1440-1514)之后绘制,被认为是欧洲第一张印刷的现代地图。德国地图虽然出版时间较1482年托米勒的德国地图,但它的制造时间更早。数千幅木刻版画规模庞大,且细节丰富,诸多双页。木刻版画是那个时期主要的书籍插图类型,也是非常复杂、非常耗时、耗体力和技巧的艺术。因为木刻是刻掉白色的地方而留下黑色线条,对于交叉影线很多的图像来说,数百块木刻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出版商科贝格对所有当地的纸张都不满意,因此为保证纸张的质量而前往北莱茵河,购买了超过40万页纸张。该纸张的特点是水印种类繁多,很可能来自多达6位商家,目前已发现至少5个水印。
世界艺术史大师潘·洛夫斯基在“少年丢勒与他的老师”(中国美术学院陈妍译)中描述:“《纽伦堡编年史》中包含了不少于645件(或按最近的统计,甚至达到652件)不同的版画,它们中的一些大小接近10~15英寸,而且这些作品还打开了新的视野,展示出了木刻版画作为媒介在再现性和表现力上的可能性。其中的几幅木刻版画,例如《创世纪》和《死亡之舞》,可以算作是真正伟大的作品。尽管它们的质量相当参差不齐,但它们的风格毫无疑问都是“绘画性”的。大胆的透视法,强烈的体量对比,空气透视法的运用和生动地使用“视觉引导”(“repoussoirs”)都加强了画面景深感的错觉。由于艺术家自由地运用阴影的投射以及水面与晶体表面反射的效果,并用密集的交叉影线来造型,加入色彩会使画面效果不增反减。不仅如此,当需要表现诸如烟雾和火焰之类的自然现象,以及类似金属、玻璃和天鹅绒之类的材质时,艺术家使用了把线条逐渐融人纯黑色块的方法,而正是这一方法使木刻版画超出了金属雕版与绘画的技法领域。对比那些还在模仿明显的“图形”(“graphic”)样式的木刻版画,例如布雷滕巴赫( Breydenbach)的“去往圣地的朝圣之旅”(“Pilgrimage tothe Holy Land”)或福雷斯蒂(Foresti)的《补充纪事》(Supplememum Chron-icarum)中的地形说明图,风格上的彻底转变更加突显了沃格姆特在木刻版画上的抱负。(摘自樊波主编《美术学研究》第3辑第173页,2014年。)
三、时间、赞助人、作者、经费及制作
纽伦堡市1490年代神圣罗马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在4.5万至五万之间。纽伦堡商人、圣塞巴尔杜斯教堂(St. Sebaldus)主人塞巴尔德·斯莱尔(Sebald Schreyer,1446-1503),与他的姐夫塞巴斯蒂安·卡莫迈斯特(Sebastian Kammermaister,1446-1520),一起委托编写了拉丁文版的《纽伦堡编年史》,成为此书的赞助人。此书的编撰者哈特曼·舍得尔(Hartmann Schedel,1440-1514),是一位医学博士、人文主义者、图书收藏家。他于1466年在帕多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然后定居纽伦堡行医和收藏书籍。据估计,大约90%的文本是由文学、科学、哲学和神学方面的作品拼凑而成,而编年史的约10%是舍得尔的原创作品。
《纽伦堡编年史》的出版商安东·科贝格(Anton Koberger,1440-1513),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版画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的教父。他经营的印刷工厂,最终拥有24台印刷机,成为德国纽伦堡最大的印刷工场。并在德国和国外(从法国里昂到匈牙利布达)设有许多办事处,位列欧洲四大印刷工厂之首。
1487-1488年,科贝格与纽伦堡最负盛名的插画家、主要从事宗教哥特式艺术的米凯尔·奥尔格穆特(Michael Wolgemut,1434-1519)合作。两位赞助人斯莱尔、卡莫迈斯特与两位艺术家奥尔格穆特以及其继子威廉·普莱登沃夫(Wilhelm Pleydenwurff,1460-1494)签订合同,开始委托提供插图。这表明《纽伦堡编年史》实际上是一个时间很长的项目,持续时间近5年半。
1491年12月29日,签订的另一份合同(纽伦堡市档案馆藏)委托了文本和插图的布局,确立了插图画家和赞助人之间的关系。画家奥尔格穆特和普莱登沃夫将提供编年史的布局,监督木刻的制作,并保护设计免受盗版。艺术家奥尔格穆特的设计获得了赞助人高达1000古尔登(其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39万)的报酬,用于纸张、印刷费用以及图书的分发与销售,并且随后销售的利润将由艺术家和赞助人共同分享。这份合同告诉我们:“在印刷时,其中一位艺术家必须在场,以确保木版画没有缺陷。”合同显示制作时间约为19个月。威尔逊说:“《纽伦堡编年史》花了将近2年时间,每天近14小时,其中一位或两位艺术家必须在科贝格的印刷厂工作”。
1492年3月16日,赞助者和印刷商签订了第二份合同,赞助人斯莱尔和卡莫迈斯特资助了印刷,并规定了纸张和印刷的条件。著名德国文艺复兴版画大师丢勒1486-1489年在奥尔格穆特工作室当学徒,部分学者(包括威尔逊)认为丢勒参与了这些插图的绘制与雕刻,甚至能指出具体哪些是由丢勒制作,这也是此书非常珍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1493年7月12日,安东·科贝格(Anton Koberger)的印刷厂花了近5年半时间,制作出了摇篮本的传世经典——《纽伦堡编年史》。
四、出版、价格及盗版
《纽伦堡编年史》初版为1493年7月12日的拉丁语版。1493年12月23日,委托纽伦堡国库抄写员乔格·阿特(Georg Alt,1450-1510)将其翻译为德语。除了外观上的差别之外,德文版的《纽伦堡编年史》比拉丁文版有所删减。拉丁文版以宫廷、神学和学术领域的读者为主,而德文版的受众群体则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上层中产阶级。据学者估计,当时出版了约1400至1500本拉丁语版本及700至1000本德语版本。1509年的一份资料表明,其中539册拉丁文版本和60册德文版本当时并没有售出。目前存世的约有400本拉丁语版本及300本德语版本。它们多分散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中,较大的插图也作为印刷品单独出售,完整的拉丁语初版较少。目前中国只见国家图书馆有收藏一本,2020年10月30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徐亚娟认为“它(纽伦堡编年史)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最为珍贵的西文古籍,而摇篮本国家图书馆仅存3种4册。它是存世不多的拉丁文摇篮本,对于丰富国家图书馆馆藏珍本文献之意义非比寻常,实为国家图书馆近年来外文善本的重大收获。”
在当时一本的售价是2个莱茵古尔登,谢弗(Shaffer)在《纽伦堡编年史:从创世到1493年的绘画世界历史》中说“2个莱茵古尔登相当于26美元”。谢弗的书是1950年写的,如果按照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价格,即1950年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2021年中国黄金基础价格约为380元/克,那么1950年26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约8780元。这表明此书是相当昂贵的,可见他们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精力、物力和工作。
《纽伦堡编年史》如此成功,以至于1496年就在德国奥格斯堡出现了盗版版本。主要盗版商约翰·舍恩斯佩格(Johann Schönsperger ,c.1455-1521),是一位奥格斯堡的印刷商,他在1496年、1497年和1500年分别用德文、拉丁文和德文制作了更小的《纽伦堡编年史》。这些都是未经授权的廉价的盗版,
盗版的内容比原版少很多,尺寸也小很多(28×19厘米),插图图像也大相径庭,不可比肩。他尽管盗版了一本成功的书,但最终于1507年破产。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琦

《纽伦堡编年史》
(1)三大插图摇篮本之一
麦克斯·桑德(Max Sander)在《摇篮本的价格》(Prices of Incunabula)一书中提到插图最为丰富和精美的三大摇篮本书籍:《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Schatzbehalter)、《寻爱绮梦》(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和《纽伦堡编年史》 。《纽伦堡编年史》就是其中之一,而纽伦堡的方济各会士斯蒂芬·弗里多林 (Stephan Fridolin)撰写、附有 91 幅整页木刻插图的《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则与《纽伦堡编年史》出自同一个出版商,插画亦出自同样的艺术家之手。
(2)开著名艺术家承担插画工作之先
《纽伦堡编年史》插画由米夏埃尔·沃尔格穆特(Michael Wohlgemut,1434/37-1519)和威廉·普莱登沃夫(Wilhelm Pleydenwurff, c.1450—1494)承担。沃尔格穆特是德国画家、版画家,1479年开始在纽伦堡开办工作坊; 1493年在工作坊附近又购置了两栋房子,此书的赞助者、出版商、编者等都住在附近。威廉·普莱登沃夫,德国画家和木刻设计师,出身于艺术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父亲汉斯·普莱登沃夫(Hans Pleydenwurff, 1420-1472)从班贝格(Bamberg)迁居到纽伦堡,育有三个儿子。沃尔格穆特在汉斯去世那一年与他的遗孀结婚。威廉·普莱登沃夫在其继父沃尔格穆特的工作坊工作,并与之一起参加了《纽伦堡编年史》的插画工作。
丢勒是否参与了《纽伦堡编年史》的插画工作,目前学界倾向于肯定。英语学术圈中,最早认为丢勒参与了插画工作的是美国德裔犹太学者、著名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他认为第10叶正面有关士八该隐(Tubalcai)和第14叶有关圣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插图是出自丢勒之手。 1965年,莱昂哈德·斯拉德切克(Leonhard Sladeczek)通过比较《纽伦堡编年史》插图雕版和丢勒的木刻版画,指出此书有丢勒作品的痕迹。 大卫·兰道(David Landau)和彼得·帕莎尔(Peter Parshall)从艺术风格上考察,亦认为丢勒应该参与了版画的创作。 《纽伦堡编年史》研究专家阿德里安·威尔逊(Adrian Wilson)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考察排版草图和样书之后,也赞同此种说法。 从时间上来看,1486年11月30日至1489年12月1日,年轻的丢勒曾在沃尔格穆特工作室当过学徒。 从时间和风格上推断,丢勒参与插画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书籍插图研究专家保罗·戈尔曼(Paul Goldman)在《插图的历史与技术》一文中,认为《纽伦堡编年史》开艺术家承担插画工作之先。
(3)插图数量最多、排版复杂的摇篮本
有关插图和木版的总数,学者意见不一。斯蒂芬·菲塞尔认为全书共采用了441个木版,1804幅版画,书中插图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 如156叶正面的教宗利奥二世(Leo II,611-683)的头像,出现了十次,分别为:172页反面的若望十九世(Romanus)、173页反面的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178叶反面的若望十三(John XIII)、185叶反面的约翰二十(John XX)、188叶反面的克里门特二世(Clement II)、 204叶反面的卢修斯三世(Lucius III)三世、224页反面的本尼迪克特十二世(Benedict XII)、231叶反面的乌尔班五世(Urban V)以及242叶反面的尤金四世(Eugenius IV) 。蝗虫之灾在则220叶的反面和255叶的反面出现过。火烧犹太人图在220叶的反面和257页的反面重复出现。那不勒斯(Naples)、阿奎莱亚(Aquileais)、博洛尼亚(Bologna)、里昂(Lyon)和伊拉克利翁/克里特岛(Heraklion/Crete)用的是同一张图。 阿德里安·威尔森(Adrian Wilson)统计为1809附插画,645块木版制成。 罗纳德·帕克图斯(Ronald Patkus)认为此书总共有1,804个插图,由652块木版制成。差异应该来自于他们统计的标准,比如说两个挨着的人物是一幅插图还是两幅。但总体来说,1800多幅插图和数百张木版,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史上并无第二种摇篮本能出其右。这些插图,有人物图、圣经故事图、城市图等,类型多样,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从创世之初到1493年地世界历史。图片的排版,有整页插图、上图下文、上文下图、跨页插图、中间文字两边插图、谱系图等多种形式,众多的插图,不同的排版形式,因而此书可称之为图文排版最为复杂的摇篮本。
(4)有关纽伦堡的最经典木刻插图
这些插图中,其中最大的插图就是纽伦堡城市图。纽伦堡城市图与该书中其他城市图都不同,占了99叶反面和100叶正面两个整页,其他城市插图只占半页或者半叶。此图展示的是15世纪末一个建设完善的城市,以圣泽巴尔德教堂(St. Sebaldus Church)、圣劳伦茨教堂(St. Lorenz Church)和皇帝堡(Imperial Castle)为中心。图片下面为圣母教堂(the Church of Our Lady)和圣灵善养院(Hospice of the Holy Spirit)。左边的最远处为施皮特勒塔(Spittlertor-Turm)、带有木桥、屏障和看守台的圣母塔(the Frauentor Tower)。右边则是劳弗尔门(Laufer-Schlagturm)和劳弗尔塔(Laufertor-Turm)。城门外放置了三个绞刑架,昭显了帝国的威严。右边为佩格尼茨河(Pegnitz),河上有一座造纸坊,为斯特默造纸厂(Stromer's paper mill),这是德国最早的造纸厂,由乌尔曼·施特罗默(Ulman Stromer,ca.1329-1407)建于1390年左右。纽伦堡之前很少在其他文献中被描绘过,因而沃尔格穆特的描绘就成了典范,并被后来许多文献参考引用,成为最为经典的纽伦堡城市木刻版画。
(5)出自欧洲当时最为有名的出版商之手
该书由德国著名印刷商、出版商和商人安东·科贝格(Anton Koberger, c.1440—1513)出版。科贝格在转行出版印刷业之前,曾是一位金匠。1470年,在纽伦堡建立了第一家印刷工坊。该工坊发展迅速,1480年的时候,印书量超过了彼得·舍弗(Peter Sch·ffer,1425?——1502)。 1500年之前总共印刷出版了250种书籍, 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印刷和出版商。其中最有名的是1483年出版的两卷德文版圣经、《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和《纽伦堡编年史》。1483年版圣经,被称为德文第九圣经(Ninth German Bible),此圣经印刷精美,插图丰富,被认为是路德版圣经之前德国最精美的圣经印本。《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则是三大插图摇篮本之一。印刷工坊最盛之时,拥有18台印刷机,雇佣了100多名工人, 使用了30套不同的字模, 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规模,是当时欧洲最为有名的出版商之一。
(6)出版后倍受欢迎的书籍
书籍出版后,行销欧洲各地,很受欢迎,许多城市如吕贝克(Lubeck)、但泽(Danzig)、帕绍(Passau)、维也纳(Vienna)、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奥格斯堡(Augsburg)和慕尼黑(Munich)、波森(Posen)、布雷斯劳(Breslau)、克拉科夫(Cracow)、米兰、日内瓦等地都有此书出售。但没多久,1496年约翰·舍恩斯伯格(Johann Schönsperger, c.1455-1521)就出版了一个简单德文“盗版”,1497年又出了一个拉丁文版。这些版本,书籍尺寸小,为四开;分为两栏;插图的尺寸也要小很大,囿于尺寸,很多插图的细节也省略掉了。1500年,约翰·舍恩斯伯格再次印刷了德文版的《纽伦堡编年史》。 1522年舍恩斯伯格又重新印刷了一个德文版的《纽伦堡编年史》,此版与前一个德文版的文本和插图一样,然而尺寸稍小(7.5cm*11cm,前一个德文版的为12cm*16.5cm)。此外,其纸张质量稍差,从而降低了成本。这些“盗版”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书出版后确实很受欢迎,但另一方面,“盗版”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导致其制作精良的原版后期销售不佳。
(7) 国内馆藏
目前国内只国家图书馆收藏一册,2010年从海外采访购得,202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家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徐亚娟曾撰文介绍此书,认为此书是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最为珍贵的西文古籍,对于丰富国家图书馆馆藏珍本文献之意义非比寻常。
(8)相关档案留存最为丰富的摇篮本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历史的人来说,今天也可以找到大量可供研究的档案资源,主要是在德国。 合同原件、1509账簿等资料由纽伦堡市档案馆(Nuremberg City Archives)保管。一些插图草图可在纽伦堡市图书馆(Nuremberg City Library)、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和不伦瑞克的赫尔佐格·安东·乌尔里希博物馆(Herzog Anton Ulrich Museum in Braunschweig)获得。 纽伦堡市图书馆收藏有拉丁文和德文版本样书、信件和相关材料。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The Bavarian State Library in Munich)拥有舍德尔的藏书,包括他手绘的《纽伦堡编年史》以及他在写作过程中查阅过的书籍。其他与施耐尔有关的材料由纽伦堡国家档案馆(The Nuremberg State Archives)和纽伦堡的德国国家博物馆保存(The German National Museum in Nuremberg)。
总结:
从第一本印本书籍《古登堡圣经》问世到15世纪末,活字印刷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出版商已经设计了更为多样的字体和字模、掌握了更加复杂的排版技术、书籍题名页得到了发展、插图和装帧技术也有所提高。而且,出版业还形成了复杂的金融和市场机制,从而为大型的复杂的出版工程集资,并且在德国和东欧市场上销售。所有这些特征,在《纽伦堡编年史》的出版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十五世纪德国书籍出版业中的骄傲。 《纽伦堡编年史》的出版是纽伦堡城市的荣耀,同时也是德意志北方兴起的历史意识的表现。此外,《纽伦堡编年史》对文艺复兴时期木刻价值的重新评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纽伦堡编年史》
(1)三大插图摇篮本之一
麦克斯·桑德(Max Sander)在《摇篮本的价格》(Prices of Incunabula)一书中提到插图最为丰富和精美的三大摇篮本书籍:《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Schatzbehalter)、《寻爱绮梦》(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和《纽伦堡编年史》 。《纽伦堡编年史》就是其中之一,而纽伦堡的方济各会士斯蒂芬·弗里多林 (Stephan Fridolin)撰写、附有 91 幅整页木刻插图的《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则与《纽伦堡编年史》出自同一个出版商,插画亦出自同样的艺术家之手。
(2)开著名艺术家承担插画工作之先
《纽伦堡编年史》插画由米夏埃尔·沃尔格穆特(Michael Wohlgemut,1434/37-1519)和威廉·普莱登沃夫(Wilhelm Pleydenwurff, c.1450—1494)承担。沃尔格穆特是德国画家、版画家,1479年开始在纽伦堡开办工作坊; 1493年在工作坊附近又购置了两栋房子,此书的赞助者、出版商、编者等都住在附近。威廉·普莱登沃夫,德国画家和木刻设计师,出身于艺术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父亲汉斯·普莱登沃夫(Hans Pleydenwurff, 1420-1472)从班贝格(Bamberg)迁居到纽伦堡,育有三个儿子。沃尔格穆特在汉斯去世那一年与他的遗孀结婚。威廉·普莱登沃夫在其继父沃尔格穆特的工作坊工作,并与之一起参加了《纽伦堡编年史》的插画工作。
丢勒是否参与了《纽伦堡编年史》的插画工作,目前学界倾向于肯定。英语学术圈中,最早认为丢勒参与了插画工作的是美国德裔犹太学者、著名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他认为第10叶正面有关士八该隐(Tubalcai)和第14叶有关圣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插图是出自丢勒之手。 1965年,莱昂哈德·斯拉德切克(Leonhard Sladeczek)通过比较《纽伦堡编年史》插图雕版和丢勒的木刻版画,指出此书有丢勒作品的痕迹。 大卫·兰道(David Landau)和彼得·帕莎尔(Peter Parshall)从艺术风格上考察,亦认为丢勒应该参与了版画的创作。 《纽伦堡编年史》研究专家阿德里安·威尔逊(Adrian Wilson)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考察排版草图和样书之后,也赞同此种说法。 从时间上来看,1486年11月30日至1489年12月1日,年轻的丢勒曾在沃尔格穆特工作室当过学徒。 从时间和风格上推断,丢勒参与插画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书籍插图研究专家保罗·戈尔曼(Paul Goldman)在《插图的历史与技术》一文中,认为《纽伦堡编年史》开艺术家承担插画工作之先。
(3)插图数量最多、排版复杂的摇篮本
有关插图和木版的总数,学者意见不一。斯蒂芬·菲塞尔认为全书共采用了441个木版,1804幅版画,书中插图存在重复使用的情况。 如156叶正面的教宗利奥二世(Leo II,611-683)的头像,出现了十次,分别为:172页反面的若望十九世(Romanus)、173页反面的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178叶反面的若望十三(John XIII)、185叶反面的约翰二十(John XX)、188叶反面的克里门特二世(Clement II)、 204叶反面的卢修斯三世(Lucius III)三世、224页反面的本尼迪克特十二世(Benedict XII)、231叶反面的乌尔班五世(Urban V)以及242叶反面的尤金四世(Eugenius IV) 。蝗虫之灾在则220叶的反面和255叶的反面出现过。火烧犹太人图在220叶的反面和257页的反面重复出现。那不勒斯(Naples)、阿奎莱亚(Aquileais)、博洛尼亚(Bologna)、里昂(Lyon)和伊拉克利翁/克里特岛(Heraklion/Crete)用的是同一张图。 阿德里安·威尔森(Adrian Wilson)统计为1809附插画,645块木版制成。 罗纳德·帕克图斯(Ronald Patkus)认为此书总共有1,804个插图,由652块木版制成。差异应该来自于他们统计的标准,比如说两个挨着的人物是一幅插图还是两幅。但总体来说,1800多幅插图和数百张木版,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史上并无第二种摇篮本能出其右。这些插图,有人物图、圣经故事图、城市图等,类型多样,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从创世之初到1493年地世界历史。图片的排版,有整页插图、上图下文、上文下图、跨页插图、中间文字两边插图、谱系图等多种形式,众多的插图,不同的排版形式,因而此书可称之为图文排版最为复杂的摇篮本。
(4)有关纽伦堡的最经典木刻插图
这些插图中,其中最大的插图就是纽伦堡城市图。纽伦堡城市图与该书中其他城市图都不同,占了99叶反面和100叶正面两个整页,其他城市插图只占半页或者半叶。此图展示的是15世纪末一个建设完善的城市,以圣泽巴尔德教堂(St. Sebaldus Church)、圣劳伦茨教堂(St. Lorenz Church)和皇帝堡(Imperial Castle)为中心。图片下面为圣母教堂(the Church of Our Lady)和圣灵善养院(Hospice of the Holy Spirit)。左边的最远处为施皮特勒塔(Spittlertor-Turm)、带有木桥、屏障和看守台的圣母塔(the Frauentor Tower)。右边则是劳弗尔门(Laufer-Schlagturm)和劳弗尔塔(Laufertor-Turm)。城门外放置了三个绞刑架,昭显了帝国的威严。右边为佩格尼茨河(Pegnitz),河上有一座造纸坊,为斯特默造纸厂(Stromer's paper mill),这是德国最早的造纸厂,由乌尔曼·施特罗默(Ulman Stromer,ca.1329-1407)建于1390年左右。纽伦堡之前很少在其他文献中被描绘过,因而沃尔格穆特的描绘就成了典范,并被后来许多文献参考引用,成为最为经典的纽伦堡城市木刻版画。
(5)出自欧洲当时最为有名的出版商之手
该书由德国著名印刷商、出版商和商人安东·科贝格(Anton Koberger, c.1440—1513)出版。科贝格在转行出版印刷业之前,曾是一位金匠。1470年,在纽伦堡建立了第一家印刷工坊。该工坊发展迅速,1480年的时候,印书量超过了彼得·舍弗(Peter Sch·ffer,1425?——1502)。 1500年之前总共印刷出版了250种书籍, 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印刷和出版商。其中最有名的是1483年出版的两卷德文版圣经、《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和《纽伦堡编年史》。1483年版圣经,被称为德文第九圣经(Ninth German Bible),此圣经印刷精美,插图丰富,被认为是路德版圣经之前德国最精美的圣经印本。《圣徒的真正财富之箱和永恒救赎》则是三大插图摇篮本之一。印刷工坊最盛之时,拥有18台印刷机,雇佣了100多名工人, 使用了30套不同的字模, 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规模,是当时欧洲最为有名的出版商之一。
(6)出版后倍受欢迎的书籍
书籍出版后,行销欧洲各地,很受欢迎,许多城市如吕贝克(Lubeck)、但泽(Danzig)、帕绍(Passau)、维也纳(Vienna)、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奥格斯堡(Augsburg)和慕尼黑(Munich)、波森(Posen)、布雷斯劳(Breslau)、克拉科夫(Cracow)、米兰、日内瓦等地都有此书出售。但没多久,1496年约翰·舍恩斯伯格(Johann Schönsperger, c.1455-1521)就出版了一个简单德文“盗版”,1497年又出了一个拉丁文版。这些版本,书籍尺寸小,为四开;分为两栏;插图的尺寸也要小很大,囿于尺寸,很多插图的细节也省略掉了。1500年,约翰·舍恩斯伯格再次印刷了德文版的《纽伦堡编年史》。 1522年舍恩斯伯格又重新印刷了一个德文版的《纽伦堡编年史》,此版与前一个德文版的文本和插图一样,然而尺寸稍小(7.5cm*11cm,前一个德文版的为12cm*16.5cm)。此外,其纸张质量稍差,从而降低了成本。这些“盗版”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书出版后确实很受欢迎,但另一方面,“盗版”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导致其制作精良的原版后期销售不佳。
(7) 国内馆藏
目前国内只国家图书馆收藏一册,2010年从海外采访购得,202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家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徐亚娟曾撰文介绍此书,认为此书是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最为珍贵的西文古籍,对于丰富国家图书馆馆藏珍本文献之意义非比寻常。
(8)相关档案留存最为丰富的摇篮本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历史的人来说,今天也可以找到大量可供研究的档案资源,主要是在德国。 合同原件、1509账簿等资料由纽伦堡市档案馆(Nuremberg City Archives)保管。一些插图草图可在纽伦堡市图书馆(Nuremberg City Library)、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和不伦瑞克的赫尔佐格·安东·乌尔里希博物馆(Herzog Anton Ulrich Museum in Braunschweig)获得。 纽伦堡市图书馆收藏有拉丁文和德文版本样书、信件和相关材料。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The Bavarian State Library in Munich)拥有舍德尔的藏书,包括他手绘的《纽伦堡编年史》以及他在写作过程中查阅过的书籍。其他与施耐尔有关的材料由纽伦堡国家档案馆(The Nuremberg State Archives)和纽伦堡的德国国家博物馆保存(The German National Museum in Nuremberg)。
总结:
从第一本印本书籍《古登堡圣经》问世到15世纪末,活字印刷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出版商已经设计了更为多样的字体和字模、掌握了更加复杂的排版技术、书籍题名页得到了发展、插图和装帧技术也有所提高。而且,出版业还形成了复杂的金融和市场机制,从而为大型的复杂的出版工程集资,并且在德国和东欧市场上销售。所有这些特征,在《纽伦堡编年史》的出版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十五世纪德国书籍出版业中的骄傲。 《纽伦堡编年史》的出版是纽伦堡城市的荣耀,同时也是德意志北方兴起的历史意识的表现。此外,《纽伦堡编年史》对文艺复兴时期木刻价值的重新评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Max Sander:Prices of Incunabula, Milan : Ulrico Hoepli, 1930,p. vii-viii.
Erwin Panofsky. The Life and Art of Albrecht Dürer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pp.52-53.
Adrian Wilson, The Making of the Nuremberg Chronicle .Amsterdam: Nico Israel, 1976, p.46.
David Landau and Peter Parshall. The Renaissance Print, 1470-155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p.39.
Adrian Wilson. “The early Drawings for the Nuremberg Chronicle”. Master Drawing, Vol.13, No.2 (Summer, 1975), pp. 115-130, 181-185.
Stephan Füsse, p.16.
Paul Goldman.“The History of Illustration and its Technologies”, in Michael F. Suarez and H.R. Woudhuysen 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ook.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pp.138.
Stephan Füssel,p.27.
Adrian Wilson, The Making of the Nuremberg Chronicle .Amsterdam: Nico Israel, 1976, p.46.
Stephan Füsse,p.29.
Adrian Wilson, The Making of the Nuremberg Chronicle .Amsterdam: Nico Israel, 1976, p.46.
Andrew Pettegree.The Book in the Renaissance.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10,p.37.
Stephan Füssel, p.16.
Stephan Füssel, p.16.
Andrew Pettegree. The Book in the Renaissance.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10,p.37.
Alfred W. Pollard. Early illustrated books: a history of the decor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books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ies. London: K. Paul, Trench, Turner; New York: E.P. Dutton, [1926],p.12.

徐亚娟:《简话外文善本馆藏之<纽伦堡编年史>》,《文津流殇》第36期,96—

Andrew Pettegree.The Book in the Renaissance.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10,p.40.
David Landau and Peter Parshall. The Renaissance print, 1470-155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p.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