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59 张大千 1944年作 寥泬秋天 立轴

寥泬秋天
拍品信息
LOT号 3559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44年作 寥泬秋天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17×65cm 创作年代 1944年作
估价 5,500,000-6,500,000 成交价 RMB 9,08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贰)》,第 204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年。
【题识】寥泬秋天好,幽原此一过。山当江郭近,花傍隐居多。泉石心常在,穷通理若何。只言五湖上,无地着渔蓑。甲申秋日用云西老人法制此,爰。
【印文】张爱之印、大千、大风、人间乞食、三湘梦五湖心
【张目寒题签】大千居士写秋林萧散,目寒识。
【说明】
1.刘靖基旧藏、张目寒题签。
2.刘靖基(1902-1997),江苏常州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 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 委员会顾问,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此作为刘靖基购于 1946 年张大千上海画展上,后赠予亲侄。
3.题签人张目寒(1902-1980),安徽霍丘人,张大千义弟,曾为于右任重要幕僚,先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等职,赴台后曾任后「监察院」 秘书长。张目寒虽为政界人士,却爱好绘画艺术,与张大千、溥儒、黄君璧、 台静农等著名书画家相交甚密,为艺事奔波而不辞辛劳。尤与大千相交逾四十 载,最为知交莫逆。1980年张目寒去世时,大千以「春草池塘,生生世世为兄弟;对床灯火,风风雨雨隔人天」挽之,两人情谊可见一斑。

张大千《寥泬秋天》赏析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至60岁之间为第二阶段,以自然为师。1944年6月初,张大千上灌县青城山,住上清宫,作《青城山十景》;9月,先生率夫人、侄比德、学生肖建初、翟道纲等二游峨眉山,10月又回到青城山;11月,又由青城山返回成都,住市郊沙河堡。
画中题识:「甲申秋日」表明此画作于1944年8月中下旬至10月期间。正是他创作力旺盛的时期,他的山水画亦开始有自己的面目出现。此时张大千自从敦煌归来后,又大规模地搜集并临摹古代名作,将在敦煌形成的富丽堂皇的色彩与古人优雅的笔墨结合起来,画风逐渐开始变化。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几近乱真。
此作题款云:「用云西老人法制此」,云西老人,即曹知白,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浙西华亭人,元代画家。其平远法李成,山水师郭熙,笔墨清润,全无俗气。至谓其师冯观,笔墨差弱而清气可爱。从全幅精妙的山岩布局来看,大千巧妙地运云气为呼吸,通河流为血脉,与其早年的仿古作品相比,更大程度上追求与古人的神合,取法古人之精魄,融贯自身之笔墨,以青绿设色,辅以赭色秋木,沈稳苍郁,清润悠然。近景草木萧萧,枫叶胜火,秋雁南飞,远山脉脉,秋思静穆,寓静于幽,境界空暝旷远。为可居可游之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