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37 张若麒 草书临阁帖 立轴

草书临阁帖
拍品信息
LOT号 1737 作品名称 张若麒 草书临阁帖 立轴
作者 张若麒 尺寸 175×47.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400,000 成交价 RMB 414,000
材质 水墨绫本 形制 立轴

题识:贤女委顿,积日治此,为忧悬憔心,今已极佳,足下勿复忧念。有信来数附书。张若麒临。
钤印:张若麒印、天石
张若麒,字天石,张若獬之弟,崇祯四年进士,明末清初政治家。山东胶州人,漕汶张氏之十四世孙。崇祯四年进士。为刑部主事时,受杨嗣昌心腹王陞指使,劾黄道周“假托道学以把持朝廷”,遂得擢至兵部职方司郎中。洪承畴援锦州,主持重。若麒伪造捷报,屡促速战,致全军覆没。败后论死系狱。李自成入京师,授为山海防御使。清授顺天府丞,官至通政使。学识渊博,尤精於经史之学。著有《诗经课》、《礼记课》、《止足轩集》等书行世。《清史列传》有传。

在清代胶州有赵、法、杨、张“四大家族”,张姓是第三大姓。据《胶州百家姓》记载,张姓人在胶州历史悠久,宋元特别是明清以来,务农经商,读书应考,为官从政,为胶州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元明清以来,张姓人考中进士13人,考中举人56人,贡生86人;通过考授、议叙、援例、从伍、世袭等途径,授九品以上官职者57人。根据现有的曹汶张氏家谱记载,曹汶张氏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张若獬、张若麒兄弟为双进士,张若麒、张应桂、张洽,父子孙三进士)、贡生39人、举人14人,另有一人以军功累官至游击(官职)。在古代曹汶张的名人中,最有名的就是张若獬、张若麒兄弟俩。作为曹汶张氏第十四世孙,他们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确实风光,人称“大凤”、“二凤”。张若麒进京赶考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张若麒,字天石,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初任北直隶保定府清苑县知县,又任永平府卢龙县知县,后以考核最优选任刑部主事。明朝灭亡后 ,张若麒又投降了李自成,还曾帮李自成劝降过吴三桂。顺治年间被起用。张若麒除了在为官上比较出名以外,同时学识渊博,尤精于经史之学,著有《诗经课》、《礼记课》、《止足轩集》等书行世。告老还乡后,大做善事,曾出田1000多亩,一为供祭(祭祀),一为赡族(赡养族人),一为养士(培养人才),号“张氏三田”。
老一辈鉴定家对张若麒书法评价颇高。1988年5月12日,杨仁恺先生在山东省博物馆鉴定馆藏两件張若麒作品:“自题名。佳。清初张若麒,鲁膠州人。僅見草書,作品氣格飛動,有王孟津之慨。所見两轴,一爲《臨遊目帖》,一爲自運自書《中秋對月七绝詩》,皆有可观。王氏作品大江南北均可見之,獨张氏書法他處難求。或因其在明末随吴三桂拱手迎多爾衮入關,劣跡昭彰,爲後人所鄙之故欺?然则,王氏又何其有幸多矣!”临池学书是书法继承与创新的基石,历代书法大家无不具备精深的临池功夫,可以说,临摹是伴随书家一生的功课。不同时代的临书作品折射出其时代的书法审美特质,成为传统书法传承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卷五《答熙载九问》中说:“……(杨凝式的)《新步虚词》,望之如狂草,不辨一字,细心求之,则真行相参耳。以真行联缀成册,而使人望为狂草,此其破削之神也。盖少师结字,善移部位,自二王以至颜柳之旧势,皆以展蹙变之,故按其点画如真行,而相其气势则狂草。这一段文字借用来品评张若麒的书法,亦多契合,从中可以一窥清初时人的取法与变法。
近年来,又有学者关注其书画鉴藏,如章晖、白谦慎《清初父子收藏家张若麒和张应甲》一文,介绍了父子二人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收藏了包括晋人《曹娥碑》、宋徽宗《雪江归棹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在内的书画巨迹数十种,这些收藏足以比肩清初的大收藏家孙承泽、曹溶、周亮工、李宗礼、梁清标等,对二人生平及鉴藏交往活动等都做了深入分析。作为影响明代历史的政治人物,有着经史学者,书法家、鉴藏家诸多身份的张若麒,值得人们进一步重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