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216 清18世纪 罗汉及天王唐卡(哲蚌寺风格) (一组五件)

罗汉及天王唐卡(哲蚌寺风格)
拍品信息
LOT号 7216 作品名称 清18世纪 罗汉及天王唐卡(哲蚌寺风格) (一组五件)
作者 -- 尺寸 长59cm;宽39.5cm 创作年代 清18世纪
估价 3,500,000-5,500,000 成交价 RMB 4,370,000
材质 形制


布面矿彩 挂轴
释迦牟尼佛曾挑选了十六位弟子,要他们留在现今的世界上宏传保护佛法,直到佛法传遍整个世界时为止(通常认为这需要五千年时间),这十六位弟子就是十六尊者。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十六尊者看作是释迦牟尼佛自体的外化和显现,或者看作是由释迦牟尼佛恩泽加持的大德圣者。因而,十六尊者可以给各色佛法的信徒带来普遍的恩泽。这些罗汉都是大菩萨而来,大菩萨示现声闻身完全是为了我们的需要,为了教化我们示范以声闻比丘身严持佛律,是为了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根器之苦心示现。
由于十六尊者每个人都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不同著作还有很多细小的差异。据文献记载,十六尊者居无定处,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衫,讲不同的语言,身份高低不同,门第上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拯救众生,卫护佛陀的教义。据说陪伴十六尊者的还有很多他们的弟子。尊者和弟子都穿着各色的衣衫,为解救众生有情而往来奔波。有的文本还记载说,在印度时十六尊者穿印度僧人装;在藏在时十六尊者穿藏僧装;在中原汉地时十六尊者则穿汉地有袖的深色和尚装。十六尊者造访众僧聚集的山林时,总要帮助众僧修习佛法,获取成就,还要给他们很多的日常生活用品。
此组罗汉及天王唐卡即描述了十六尊者与四大天王这一主题,按照藏地佛教仪轨,原来应为21幅一组,其中包括十六尊者主题各16幅、四大天王各4幅以及位居正中的主尊释迦牟尼1幅,共21幅,尚存5幅,极为难得。其整体风格属于西藏格鲁派三大重要寺院之一的哲蚌寺之风格,可参考其措钦大殿二楼的十六罗汉壁画。
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格培邬孜山脚下,由宗喀巴的弟子绛央曲杰·扎西贝丹始建于1416 年,位于该寺顶部的大型建筑措钦大殿是其中修建最早的建筑之一。措钦大殿二楼的十六罗汉壁画为五世达赖喇嘛下令创作,为清初西藏官方艺术流派创作的重要遗珍之一,成为后世西藏藏传佛教艺术中汉式风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十六罗汉壁画的构图取法传统,亦有所创新,首先在叙事性上以场景的形式担负各个尊者独立故事的画面——山水树木、雪山草地、亭台楼阁、花草云纹等均为每幅唐卡中心的主尊填补着时空背景;其次,在绘画方法上以色彩的晕染和线条的勾勒等汉式青绿山水画法为基础笔法,而在色彩上则大量使用明度极高的石青和石绿等浓艳夸张的藏地文化所钟爱的色彩,真实的反映了西藏重要寺院与北京宫廷之间长达数百年的交流与互动,到乾隆时期,双方通过长期、反复的相互吸收借鉴,最后融合成较为统一的风格和技法,既诞生了此组哲蚌寺风格唐卡,可见其文化内涵除了宗教性与艺术性之外,亦堪称西藏地方与宫廷藏传佛教艺术交流和互动研究的重要实例之一。
试分析五幅作品的主题,首先带花叶冠、自在坐并于体前结禅定印者应为居住在雄伟的冈底斯雪山上的圣者因竭陀尊者(此页左上)。因竭陀尊者为了他的弟子的利益,来到冈底斯山附近的色那丹坐静默修的时候。由于住在色那丹很多的神、非人、夜叉已走上解脱之路,神送给因竭陀一个拂子以便尊者能够用它扇凉;非人和夜叉送给尊者一个盛满香枝的香钵,因竭陀收下香钵和拂子,对其进行加持后作为自己的标志了。此幅作品就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尊者背后的三人,三者神态各异,体态极具动势,与尊者持重静修的姿态形成了动静的对照,极富艺术性。
第二件作品中左手所持经书和右手结说法手印的应为半托迦尊者(此页左下),其手印象征着实现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唤起慈悲心,向众生传播佛法。作品表现了半托迦尊者在其居地三十三天护持和传播佛陀教法的场景,主尊与其背后的弟子与信众神态均表现的栩栩如生。其背后以汉地绘画风格满绘青绿山水,表现了天神赏赐给他的隐秘之地“花蕊宫”。其天空中的祥云,以及几位人物手持的各类法器均可见其受到北京宫廷唐卡风格的影响。
第三件作品表现的应为居住在居住在灵鹫山上的尊者注荼半托迦(此页右上)。注荼半托迦尊者者生性愚钝,常因背不下经而遭嘲笑,但他却坚定不移地修持佛法,终成阿罗汉果。释迦牟尼将他说成是改变他人观念的比丘中最杰出的一位。画中主尊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拂子正为其弟子进行加持,其身后百花盛开,远处可见灵山峦起伏,前景湖水中莲花盛开,将灵鹫山圣迹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两幅为四大天王中的二天王像(此页左下及右下),手中托塔的为守护西方的广目天王,为大鹏鸟的化身,具有“看毒”之法力,是众龙的镇主而右手中持胜幢、左手抱吐宝鼠的则为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即毕沙门天王,为四大天王中最著名的一位。两幅天王唐卡均设色明艳,画面布局富有极强的戏剧性,同样可参考哲蚌寺壁画中的增长天王局部。
此组唐卡与哲蚌寺壁画中的十六罗汉主题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哲蚌寺措钦大殿的十六罗汉壁画大致创作于17世纪中叶,由西藏当时的官方艺术流派钦孜派和曼塘派创作而成,而此组唐卡从其纹样与细节上来看则更有可能为18世纪的作品,二者相差了一段时间,但在绘画风格上均为典型的叙事性罗汉故事唐卡,极有可能同样出自钦孜派画家之手。而18世纪的藏地亦有更多的北京宫廷唐卡传入,无论是如意云纹的运用、亦或是青绿山水的画法,乾隆宫廷的审美在这组唐卡中表现的更加丰富,这种西藏地区唐卡制作与北京宫廷风格的互动和融合是双方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相互认同的体现,此组唐卡可作为清代初期汉藏融合风格的重要例证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性与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