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67 陆俨少 1981年作 黄山排云亭 镜心

黄山排云亭
拍品信息
LOT号 2867 作品名称 陆俨少 1981年作 黄山排云亭 镜心
作者 陆俨少 尺寸 68×139cm 创作年代 1981年作
估价 3,6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4,14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陆俨少画集》,第222-223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年。
【题识】排云亭在黄山西海,俯临深谷,面对峭岩,壁立如削,直下千仞。每雨收乍霁,白云冉冉自谷底氲氤而起,倏焉漭瀁渰然满谷,群松助势,排山捷趋,如千军骤至。一九八一年六月,北海宾馆写记,陆俨少。
【印文】陆俨少、宛若、八十年代作、嘉定
我以前两次上黄山:第一次在一九三四年,歙县到黄山之间,公路未通,山中一片残破,毫无建设;第二次在一九六四年,只到玉屏楼,一宿即循原路下山,未及到西海北海,一觇新建之北海宾馆,引以为憾。近年因肺气肿痼疾,一动即喘,艰于登陟,山灵见拒,常谓此生已矣。最近得知黄山在特殊情况下,允许雇轿上山。遂有重登三上之愿。 我由杭州出发,循杭徽公路经歙县直抵黄山山下。再换车至云谷寺,由此上山,尽是石级,行十五里至北海宾馆。燕因等步行,我因体弱气喘,乃雇轿上山。这是特殊情况,一路上行人注目,加之抬轿人气喘如牛,汗流浃背,我虽是年老体弱,但总觉不是滋味。因之下山,我坚决不坐轿。下山不比上山,可以坚持,在山上住上十天之后,由宜儿搀扶,徒步走下。到达云谷寺,两脚酸痛,不能举步,勉强到达,极为狼狈。 一个山水画家,必须深入名山大川,观察大自然之精神面貌,扩展视野,增强感受,提高意境,丰富技巧。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不可缺一。我少壮之时,在当时国画界中,算比较多跑的人。解放不久,即遭政治挫折,二十多年沈沦。及至平反恢复,年已古稀,即欲登陟,腰脚不济,望岩兴叹,徒唤奈何。我此次上黄山,即欲补上游北海、西海一课。因第一次虽至狮子林,北海宾馆尚未建造。西海排云亭等处以无向导,漏而未去,故亟欲一往。在北海宾馆住十天,大半在阴霾云雾之中,偶露峰尖,亦迷蒙才辨,极少几天,可见天日;然在霪雨之后,群山如沐,云海展现,蔚为壮观,为前二上所未见。又颓阳西倾,晚霞明灭,绚丽如画,而且每日异样,绝无相同,叹为观止。此次上黄山,主要以补前之未到北海、西海之缺憾。故未再往玉屏楼,仍由后山下至云谷寺,路经百丈岩瀑布,亦前所未见。
——陆俨少自叙

黄山风景,移步换形,变化很多。别的名山都只有四五景可取,黄山前后数百里方圆,无一不佳。但黄山之险,亦非他处可及。排云亭位于黄山风景区西海门,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一长形风景亭,花岗岩条石结构,石根楣刻有“排云亭”三字。亭进深4米,宽5米,高5米,面积20平方米。因为西海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亭前有平台,约70平方米,台前设有石栏铁索,游客可以凭栏饱览西海奇景。站在排云亭放眼望去,但见箭林般的峰峦,重重迭迭,每当云雾萦绕,时隐时现,酷似大海之中的无数岛屿,是观赏黄山秀色最佳处之一。
这幅《黄山排云亭》构图险峻,得黄山体势之清;运笔绵密紧凑,设色苍润,高古气息充溢画面。构图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画中取景奇险:前景山石树木,均拦腰折断;中景排云亭笼罩在云雾之中,如临仙境;远景重峦迭嶂,从左至右,渐行渐远,以现山势绵延无尽之意。陆俨少用极简练之笔墨,描绘出滔滔云海,于迷蒙变幻间,将极目千里之崇山峻岭,连接在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中,又借助体势和用笔的不同,拉开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层次,将黄山的雄奇伟峻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画中的“留白”也是一大亮点,他在点线“留白”之间,用墨块,即大块墨色,互相呼应,使画面不平,增加分量,又压住“留白”,使之稳重。全画将黄山三胜展现得淋漓尽致。三胜者何?曰石、曰松、曰云。石以立其骨,松以取其态,云以畅其神。盖非石无以致其耸,非松无以得其秀,非云无以尽其高也。天下之山川各具典型,黄山之石之松之云,为黄山所独有。云烟之变幻,为天地自然所吐纳氤氲,而四方千古之所尽同也。而在黄山因松石之映发而灵变特胜,则亦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