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17 范曾 1975年作 遵义人民迎红军 镜心

遵义人民迎红军
拍品信息
LOT号 2817 作品名称 范曾 1975年作 遵义人民迎红军 镜心
作者 范曾 尺寸 112×262cm 创作年代 1975年作
估价 5,600,000-6,6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遵义人民迎红军。一九七五年秋于北京。
【印文】万水千山只等闲
【展览】“和平延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9年10月16日-21日。

从范曾所作《遵义人民迎红军》,我们领略不曾看到的宽广的历史场景,也看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深度理解,更从长征经历过的困苦、鏖战、跋涉和牺牲中阅读到了中华民族在极度艰难困苦中塑造出的英勇无畏的民族灵魂。这些画作是国家历史记忆中值得长久寻味的长征图像,而那些无比震撼的史诗性的长征画面,正是我们今天对于民族精神的另一种审美构建。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录用曹植的一段话:“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放臣斥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绘画的故事情节所呈现的的主题内容,借以宣传弘扬国家的繁荣兴盛,“以画颂国、以图绘史”。
新中国成立后,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再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光辉历史,是以历史为鉴、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时代需求,也是美术工作者特别是人物画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当时先后组织、引导许多知名画家创作出了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中国画、油画、雕塑及连环画等等作品,其中有领袖人物、革命先烈、重大历史事件、军民鱼水情,更多的是从地方革命斗争史料中取材创作,多数被博物馆收藏、陈列于烈士纪念馆。从收集素材、吃透史料,到构思构图、制作完成,再到陈列展示、与观众互动,既是教育群众、激励青少年、振奋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更是学习革命历史、自我教育的过程。
革命历史上的“遵义人民迎红军”
1935年1月,红1军团第6团执行智取遵义的命令,于1月5日迅速拔掉团溪至深溪水方向的前哨据点,再乔装成黔军,于1月7日夜通过丰乐桥抵达遵义城南门下,由被俘的营长发话,经过城楼守敌盘问,诈开了城门,化装的红军尖刀连迅速占领城楼,击退守城黔军,红军先头部队得以进入遵义城。因它是遵义人民欢迎红军入城的地方,后更名为迎红桥。
迎红桥位于遵义市万里路南端,原名丰乐桥。此桥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十日,同年冬月二十二日竣工,命名丰乐桥,取“民丰崇乐”之义。桥跨洛江,为五孔圆拱石桥,长60、宽7米。
1935年1月9日,遵义的工人、农民、学生、平困市民、工商业者一路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喊“欢迎红军!”“欢迎朱毛总司令!”的口号,欢天喜地,直奔丰乐桥“接官厅”前,迎接红军进驻遵义。当日下午5时左右,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的毛泽东、朱德、洛甫(张闻天)、王稼祥等,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口号声中踏上了丰乐桥,毛泽东等领导人,与涌上前来的群众代表握手致意,并肩走过石桥。

遵义人民对红军长征的伟大贡献
红军进入黔北境内,迂回转战于余庆、湄潭、遵义、绥阳、桐梓、习水、赤水、仁怀等地,足迹遍及遵义的200多个乡镇,沿途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打土豪劣绅,为人民除恶,与劳苦大众同生死、共患难。遵义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与英勇的红军生死相依,在党的领导下展开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红军与遵义人民凝结了亲人般的骨肉之情,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赞歌。
遵义人民的欢迎、信任和支持,提振了红军信心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之初,“左”倾机会主义继续执行错误领导,尽管红军英勇苦战,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但损失惨重,不到 3 个月,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 8.6 万人锐减到 3 万余人,红军面临被消灭的险境。在此危难关头,毛泽东同志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放弃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得到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红军开始由湖南西进贵州。12 月 18日,党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中央改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遵义。
遵义是黔北重镇,开发较早,经济、文化在当时较其他地区发达,是贵州最大的产粮区,贵州军阀对之及其重视。在贵州军阀统治时期,遵义人民饱受官僚、地主的残酷压迫剥削,连年经受军阀王家烈、犹国材、蒋丕绪、毛光翔等内部派系争战之灾。据1934年的统计,有“中央”税捐 4 种,省级税捐 9 种,县级税捐 142 种,共达 155 种之多。
1934年底红军抵达乌江时,军阀侯之担为了守住遵义,大肆向人民派工派款,强迫人民修筑碉堡与城防工事,各种款项让人民喘不过气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遵义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生活极不安定,盼望早日结束这种状况。在北平和天津求学的遵义籍学生、遵义省立三中进步教师和在遵义开展地下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员影响下,遵义人民早就盼望中央红军到来。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分三路强渡乌江,向黔北腹地挺进。红军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在遵义县尚嵇镇,红三军团到达时,尚嵇镇的劳苦群众组织迎接红军的队伍,在街上贴满了“欢迎红军”的大标语,鞭炮声从场头响彻场尾,夹道欢迎中央红军的到来;在湄潭,红军来了的消息传到湄潭,一些群众相互联系,组织起来背着鞭炮分成两路到兴隆场的路上和 10 里外迎接红军,红军在一片欢呼声、鞭炮声中进入湄潭县城;在遵义县板桥镇,板桥的群众按照对贵客临门的礼貌习惯,通宵点灯迎红军;在仁怀,一些劳苦百姓把自己的鸡、鸭送到红军驻地,劳苦群众还派代表抬着肥猪、茅酒到总政治部慰劳红军;在遵义城内,为了迎接军委纵队和中央领导同志进驻遵义,由工人、农民、学生、居民群众组成的欢迎队伍,挥舞着三角红旗,欢呼雀跃,以遵义人民最高的礼遇在丰乐桥(今迎红桥)接官厅用清水和镜子摆起香案迎接红军,赞誉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清如水,明如镜。欢迎红军入城的场面热烈而隆重,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对当时欢迎的情景,《红星报》作了如下报道:“红军到达遵义后,得到了群众热烈的欢迎和拥护,在短短的几天工作中,使他们认识了红军是工农和一切革命分子自己的军队。”
广大工农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同红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遵义人民采取各种不同形式对红军的热烈欢迎,对红军的支持和信任,不但扩大了红军的影响,而且也提振了红军信心。

发生于1934年至1936年之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被作为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从此,长征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一种精神象征。因而,作为民族复兴与民族奋斗的精神塑造,长征题材从来都是美术有关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最重要的选择,几乎所有在新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美术家都曾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创作过长征主题的美术作品。这些长征题材美术作品的汇集,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重要构成,而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美术家个体的艺术追求,也已成为书写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化与审美内核的思想承载。
范曾先生从旧社会走来,在红旗下长大,1962年的他正值24岁,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美术组工作,在这里工作了十六年。此幅《遵义人民迎红军》,绘制于1975年,画面表现遵义当地各族人民热烈欢迎红军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采取横幅形式,通过精心的构图设计,将七十多个人物在画面上分为上下两部分,红军队伍位于上半部分,战士们穿着蓝色军装,头戴着五角帽,扛着步枪从左至右作齐步并进,高举的旗帜迎风飘扬,两位指挥员骑在骏马上,一位侧着身,右手牵缰绳,左手抬起,张开手向迎接他们的遵义人民打招呼,亦穿插一些递水、送上食物、打招呼的少数民族人民;画面下半部分中,欢迎人群以斜对角线的方式铺开,由画面右下部一直延伸至左上部,与红军队伍路线行程交叉视线,站在桥上的吹号者、敲锣者、打鼓者,举着旗大声吶喊者,托举着食物,装满果实赶向红军,舀着茶水,端着水碗准备递给红军,互相告知红军行进的方向……人群中每一个人,通过面部表情的细致刻画、身姿手势动态描绘、少数民族服饰的搭配及颜色处理,树林、桥梁、地面、旗帜等等这些代表地理环境场景真实感物象的穿插设定烘托,十分艺术性地表现出当年遵义人民喜迎红军的宏大历史场面,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牢牢依靠广大人民的支持,最终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这一历史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