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04 林风眠 繁花群鸟 镜心

繁花群鸟
拍品信息
LOT号 2804 作品名称 林风眠 繁花群鸟 镜心
作者 林风眠 尺寸 69×138.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8,97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林风眠画集》,第22页,山艺文教基金会,1995年。
【题识】林风眠。
【印文】林风瞑印
【展览】“林风眠水墨画展”,台北国父纪念馆,1995年5月22日-31曰。

无谓中西:从《繁花群鸟》看林风眠的绘画思想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一方面面临着来自西方美术的冲击,一方面在中国画自身,也有着变革的思潮。在这“古今中外”的十字路口上,一部分中国艺术家独辟蹊径,开创了一种富于时代感的绘画风格,而这批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便是林风眠。
1919年,不满二十岁的林风眠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轮船,两年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雕刻家耶西斯的指导下,开始了对于西方近代绘画和中国陶瓷的研究,进而产生了沟通中西绘画的动机。1928年,林风眠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办国立艺术院,提出的办学理念即是: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引下,林风眠在艺坛辛勤耕耘了数十年,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
观林风眠的画作。我们很难说出这具体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既是说不出,便是对林风眠艺术理念的一大认识。林风眠曾说:“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因此,在林风眠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得见西洋画的质感,亦可以领略到中国画奥妙。诚如此件《繁花群鸟》,画面以颜色为主导,画家以繁花为底铺满画面,远看花朵丛丛簇簇,近看却一朵完整的花朵也没有,有些甚至是信笔扫过。画家正是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繁花的景象。花间的二十只小鸟以墨笔写出,为画面增添一笔重色。群鸟栖息在树枝上,看似不经意的三三两两,决定着画面整体结构的布局,稳定中又不失变化,进而通过角度的不同,营造出画面进深的效果。小鸟的形象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画家也许并不关心笔下的具体是哪一种鸟类,画家所要求的即是画面中在此处需要有一只小鸟的形象,所关心的乃是小鸟的造型和整个画面环境的联系,即心中的小鸟和与之相关的意境,如此便跳开了传统的绘画,无论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另一方面,画家通过笔墨特有的性质,处理这二十只小鸟,淡墨为远,重墨为近,又以笔墨与宣纸接触产生的晕散,巧妙地表现出小鸟绒毛的质感,自然而然,平淡天真。
林风眠在三〇年代开始了自己“方纸布阵”的创作思路,即中国画中所说的“斗方”,这种形式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似乎并不多见。林风眠选择方形构图,也正是他要和传统规范、传统习惯拉开距离的意识密不可分。画家通过方形的构图强调作品的绘画性,更加注重画面的平面构成。此件《繁花群鸟》即是根据方形构图加以延展而成。四尺整纸被画家以墨笔的树干分成两块,在分散式构图中,没有一处可以成为整个画面的主体和中心,枝干横斜交叉,小鸟左顾右盼,都保持着相似的一致,也正是在这种相似中,使画面产生出了秩序和节奏,形成了多样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