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290 18世纪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
拍品信息
LOT号 6290 作品名称 18世纪 大威德金刚
作者 -- 尺寸 高30cm 创作年代 18世纪
估价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铜鎏金 汉藏风格(北京宫廷)

此尊三面,正面为水牛头,面有三目,象征阎罗王,头戴骷髅冠,长角突出,项饰人头长链。中间一层一头,呈愤怒像,头戴骷髅冠,为吃人夜叉,名参怖;顶层一头,为其本尊文殊菩萨形象。三十四臂分置于左右两侧,手持不同法器,其持物各有寓意,但主旨在于表现本尊大勇猛、大无畏的功德,中央二手左手持嘎巴拉碗,右手持钺刀,并拥抱左手托颅碗、右手持铖刀的明妃金刚起尸母。有十六条腿,左右各八条腿,其中右八腿弯屈,左八腿伸展,展立于束腰莲座上,十六足各踏天王、女明王及飞禽走兽等。此像体量颇大,鎏金灿然,制作精美,其造型规范、结构合理和表现方式完全符合造像仪轨的规定,足下单层覆莲座背后阴刻线整齐利落,手臂于躯体两侧排列紧凑,极富有艺术张力,为清代宫廷造像佳作。
大威德金刚,梵语称“阎曼达嘎”,藏语译为“怖畏金刚”,汉语可称为大威德明王。“威”是表示降伏恶魔的威猛力量,“德”是代表智慧摧破烦恼业障,是藏传佛教无上瑜伽续部的重要本尊之一,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化身,备受藏传佛教各派和信徒的信奉,尤其是被格鲁派尊为该派三大本尊之一加以供奉,其地位非同一般。在藏传佛教中,大威德金刚原为「作怖」、「能怖」之意,即以威猛凶暴的姿势慑伏一切魔障。历史上,汉文尚有大威德、威罗瓦、作怖金刚、能怖金刚等不同译法。
大威德金刚信仰,在清代乾隆朝达到最盛。《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将乾隆皇帝称为「文殊菩萨大皇帝」,肯定了乾隆于藏区的统治。乾隆三十三年,雨花阁西北角建梵宗楼,一层供奉文殊师利数尊,二层供奉大威德金刚,中心像高达1.72米,英武摄人,是乾隆皇权威严,镇叛乱复安定之象征。大威德金刚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德;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曾降服死神阎魔天,故其名亦有死亡的征服者之义。精通三十七道品,彻悟十六空性,降魔消尽,成就殊胜,得大涅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