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4375 1997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赤壁之战5盎司纪念金币一枚

1997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赤壁之战5盎司纪念金币一枚
拍品信息
LOT号 14375 作品名称 1997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赤壁之战5盎司纪念金币一枚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25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1997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赤壁之战5盎司纪念金币一枚,直径:60毫米,面额:500元,正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罗贯中像及“中国著名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主题文字”,背面:赤壁之战,上海造币厂铸造,发行量168枚。完全未使用
收藏价值:如果把《三国演义》全书的情节划分为若干部分的话,可以肯定地说,“赤壁之战”是其中最精彩奇妙,最脍炙人口,也最耐人寻味的高潮部分。# 《三国演义》中的大小战役数不胜数,而赤壁之战是最为宏伟壮观的,它不但体现了中国军事家在战争中的谋略与智慧,同时也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 赤壁之战是发生在曹操、孙权、刘备三个统治集团之间的一场激烈的攻防战争,魏蜀吴三国的大部分主要人物在这场战事中纷纷登场亮相,涉及到曹操、刘备、孙权以及诸葛亮、周瑜、黄盖等二十几个人物,火烧赤壁更是有着数十万人参加的大型战役,场面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给世人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 # 中国金币,铭刻历史,传承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金银纪念币(第3组)一套,其中一枚5盎司金币的背面图案为“赤壁之战”,将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搬上国家法定货币的币面,使人眼前一亮,更为众多军事迷们所津津乐道。 # 设计师在创作币面图案时,充分尊重原著,以水火交融的情景作为主线来描绘,将孙刘联军“天时地利人和”的胜利条件作了充分的刻画:适值“东南风急”的天时使火攻的战略能以实施,仰仗长江天险可进可退的地利使获胜的把握性大大增加,而联军同盟所造就的声势以及善于水战的人和更使吴蜀军队如虎添翼,这都成了这场战役的关键点。币面主景突出了这是一场凭智慧决胜负的巧战,没有兵刃相交的场面,但却比兵刃相交更有精彩激烈之感。孙权的水军旌旗招展,战船借风势而行,黄盖立于船头,指挥战士射出火箭。远方的敌船早已火光冲天,曹军大旗向后坠倒,预示着军队溃败、大势已去。大火吞噬着那些以铁索相连的舰船,隐示着曹军战术失策、作茧自缚的失败结局。币中那一层层形象逼真的波浪纹,可以巧妙地比喻为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也为币面增添了玄幻的穿越感。 # 该币设计师以明线暗线穿插的方式,极好地渲染出了这场流传千古战役的即景氛围,令人感觉到了一种大开大阖的气势,不动一刀一枪却营造出了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透过币面,观赏者似乎看到了数万大军殊死拼杀的景象,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叫声、震大的呐喊声,设计师用一幅暗流涌动的战斗画面,把“赤壁之战”画外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传递给了我们。 # “赤壁之战”金币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赤壁之战“斗智优于斗力”的经典战役做了精彩的还原,从中可以感觉到设计师最大限度忠实于原著的创作思路。从这一枚美轮美奂的金币上,我们看到了闪耀着古代军事家们智慧的光芒,以及冷兵器时代战事的恢弘和惨烈,于观币中已仿佛置身于天险赤壁,穿越时空只为见证书中、币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