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208 赵无极 1969年作 06.10.69

06.10.69
拍品信息
LOT号 3208 作品名称 赵无极 1969年作 06.10.69
作者 赵无极 尺寸 50×45.5cm 创作年代 1969年作
估价 7,000,000-9,000,000 成交价 RMB 8,05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无极 Zao
说明
附赵无极夫人弗郎索瓦·马尔凯亲笔签名鉴定证书及赵无极基金会鉴定证书
此作品将收录于弗朗索瓦·马尔凯及扬·亨德根正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

此作品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工作人员

《06.10.69》是赵无极的抽象艺术巅峰期的经典作品,代表了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典型风格,即在用色上渐渐趋向于水墨画,呈现出近乎黑与白的单纯世界,在线条上则经常运用从书法和古文字中提炼出来的充满灵动的线性元素。由此画可见,赵无极的造型语言已经从具象走向完全的抽象,不再以标题传达意象,而五十年代的“甲骨文”系列作品中那些错落有致的文字符号亦不见踪影,并被拆解为一些短促迅疾的笔线,抑扬顿挫的笔势犹如王羲之的书法一般令人赏心悦目。全幅构图虚实相生,在色彩与线条看似凌乱却富有内在韵律的穿插组合中烘托出浓厚的主观情绪。
纵观赵无极之艺术生涯,其抽象绘画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画家早年在杭州艺专接受教育,后来又赴法国留学,这种经历决定了其风格来源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又深受到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克利等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响。在创作中,赵无极将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调和,发展出一种兼容了西画的形式构造和唯美的东方情调的抽象画风。六十年代在赵无极的艺术生涯中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此时他受到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影响,开始致力于一种更为粗放浑厚的绘画方式。这一阶段既是赵无极个人独立风格的成型期,亦是其在艺术上获得国际声誉的时期,画家逐渐脱离了客观对象的局限,将物像简化为线性符号,通过平面上的空间架构和多样化的线面搭配呈现出一种诗化的风格。正如其所言:“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可以放手作画,随心所欲,因为技术层面的问题已不存在。”以《06.10.69》观之,画面中的用线方式延续了其五十年代的画法,即从书法、甲骨文、钟鼎文中提炼出一些富有表现性元素的线条。这些线条在画中缤纷乱舞,长直线和短曲线上下、前后穿插,千变万化,彼此交织,拼接组合成新颖的意象,彷佛水岸边的巨石,亦或茂密的山林,予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赵无极对于书法和古文字有着深入的理解,进而取其精髓,将书法的飞扬动势和笔墨意趣,以及古文字的雅致融入绘画,在欧美的抽象艺术浪潮中可谓自立面目。
色彩方面,《06.10.69》借鉴了水墨画的用色原理。赵无极在六十年代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减少了单幅作品中的独立色彩种类,有时甚至是单色来创造形体,但同时又十分注重对于过渡色和中间色的使用,令画面色彩丰富而微妙,极为类似于水墨画的“墨分五色”之法。《06.10.69》以灰白色为主色调,下幅的地面和上幅的天空俱平涂一层稀薄的油彩,经过稀释的色彩有一种水彩画般的透明效果,在咫尺之间展现出一个壮阔的天地景观。中间的主要物像呈不规则的椭圆状,有一种向内凝聚的牵引力,主体以留白呈现,上面以短小的笔线率意勾写,运笔迅速而富有韵律感,油彩较为稠厚,再以稀薄的黑色渲染阴影,最后掺杂以少许浅褐色,增添一份暖意。画面整体的空间设置和运笔用色类似于黄宾虹的焦墨山水,在无形之中有山川万象,变化无穷。赵无极在六十年代以后不再关注具象和象征性的内容,而是着力于线条、颜色和形态构成方式上的多样性;他的创作方式也不再过于拘谨,而是有着即兴式的乐趣,类似于文人的写意山水;在中西艺术的融合探索上,他也不再像五十年代时那样刻意地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而是将中国山水画中的虚空概念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平面构成概念结合起来,架构起一个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非现实空间,以西画的材料和水墨画的技法传达出中国文化的哲学观,在笔线的轻重缓急和色彩的干湿浓淡中将生命的节奏和宇宙的和谐融为一体。《06.10.69》作为此一时期的代表作,以一种极少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宇宙深处和时间尽头的诗意想象,画中无形无相、混沌朦胧的状态颇有“天地氤氲大道立,化醇万物自阳阴”之意,空寂的黑白色调和清冷淡泊的意境则尤令人联想起倪瓒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