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610 赵赵 2012年作 重复

重复
拍品信息
LOT号 4610 作品名称 赵赵 2012年作 重复
作者 赵赵 尺寸 150×150×150cm 创作年代 2012年作
估价 4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材质 白色大理石、石灰色石 形制
出版
《ON | 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P27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年版
《China:The New Generation》 P244 Skira Editore S.p.A. 2014年版
《ArtAsiaPacific》 94期 2015年版
《Provocateur》 Flash Art Books 2017年版

展览
2013年 ON | 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5 赵赵-无处不在 Roberts&Tilton/洛杉矶/美国

赵赵的艺术是一种策略化的“破坏”,他热衷通过各种媒介方式对体制化的现实及其意识形态传统惯例提出挑战,其作品中展现出的激进与无政府主义态度,源自他对个体自由意志的强调。

赵赵的《重复》就是一抹历史的投影,安静却又令人不安。如何理解这件作品,在于观看者自身的立场——作品的主体只以一种极简的方式呈现:一座一米见方,由数十块不同尺度石材彼此契合成的立方体。除了大小、质地与色差之外,石材之间也没有更为明显的差别,一并拘于横平竖直的规矩之内。然而,这种克制理性的表征却是一种暴力化的结果。观众可以从作品图说或是展墙的记录照片中了解到,每块石材的前身都是一尊残缺的中国古代佛像,它们被赵赵收购、汇集到河北省的某个石料加工厂内,然后在切割机的机床上,一阵电光火石的闪耀与飞溅后,原有的身份符号、年代风格以及岁月痕迹全都被飞转的刀片切去,对于石头而言,它们如同经历了一次轮回,重新成为了一块有待镌刻的“新”料。但赵赵决定中止这种期待,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石块的表面都已被现代机械赋予了更新的意识形态,留下了工业文明的痕迹。当然可以说,这是某种艺术家式的诡辩。不过,赵赵言及的“新”,实际上是将“旧”作为其行动的背书。《重复》并不是一件混合了未来主义思想与极简风格的装置,它更接近于项目式的艺术,在“激进”中开辟一块临时的公共现场。在这个现场中,赵赵用自己的“破旧”,将中国的王朝政治与现代政治共同置于那座崭新的一米见方的立方体中。正如佛像被切割之前就已残缺,联想中国历史数次大规模灭佛运动,远及所谓的“三武一宗”,近不过四十余年前的“文革”初期“破四旧”运动,无论是前者作为被替代的国家宗教,还是后者作为旧思想、旧文化的封建迷信的象征,无一不是威权系统“立新”时的暴力对象——文明与野蛮、新与旧之间的坐标不断转换,政治暴力总是在历史中不断重复。然而,不断重复的还有威权系统对所谓“旧”自上而下的宽恕,当那些残缺的佛像被赋予新的权力意志,返回社会生活时,赵赵在《重复》中的个体暴力是他作为主体对这种仁慈的拒绝与反讽——“这才是你想要的”。在此,赵赵所否定的不是物,而是公开的抗拒从历史迷思中传递出的,对个体自由意志的权力规训。

物,或作为商品,我们在《重复》中看到了“信仰”不断下滑的命运,甚至徘徊在原始欲望的谷底。“乌托邦”早已无法在当下召唤出人们对于未来的热情,甚至任何的社会意识形态都失去了以往的尊严。而当人们认为自己只能拥有日常生活时,万物也就成为了每个人最忠实的伙伴——消费是一条新的救赎之路,我们通过买卖与交易去评估世界的价值(价格),包括那些残缺的古代佛像。所以,对于许多人而言,《重复》在他们眼中的激进,可能并非源于赵赵对“文化”的破坏,而是因为艺术家切掉了他们个人世界中判断价值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