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375 清雍正 茄皮紫釉双牺耳尊

茄皮紫釉双牺耳尊
拍品信息
LOT号 6375 作品名称 清雍正 茄皮紫釉双牺耳尊
作者 -- 尺寸 高27.5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287,500
材质 形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罐造型源自明弘治年间黄釉描金双兽耳罐为典型的宫廷用器。罐身施以紫中泛蓝的茄皮紫釉,釉质肥厚光润,罐双肩对称饰以一对犠耳,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雍正单色釉官窑中的姣姣者,为典型的宫廷用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天法祖为历代皇室的首要之事,往往直接表现在祭祀先祖和天地之上,其中的祭器则为礼制之体现,不可缺失,因此对祭器本身的形制与质地均有严格要求,瓷质祭器成为明清两代宫廷祭器的主要品种,《大明会典》“器用”记载:“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其以青、黄、红、白四色象征天、地、日、月,与之相应的蓝色(青紫)、黄色、红色、白色的瓷质祭器就依此烧制。清承明制,依然非常重视祭祀及祭器的制作,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对康熙时期的礼制作了不少更改,同时参考和借鉴宋明两代之制度,增补了许多新规制,广布天下遵循,有清一代祭祀制度至雍正时期始方完备,因此雍正朝短短的十三年却是清代礼制的重要发展时期。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雍正帝祭先农坛》第一卷是清宫目前所知清代帝皇参加祭祀活动的唯一图像资料,画中场面浩大,庄严肃穆,雍正皇帝虔诚地走向祭坛前,由此可知雍正皇帝对祭祀活动的重视,故而绘图以纪事,昭示后世。本品即是雍正朝参考明代礼制的佐证,其式样源自明弘治年间宫廷祭祀礼器瓷质双牺耳罐,实物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40,图36“明弘治 黄釉描金双兽耳罐”。其罐身施以紫中泛蓝的茄皮紫釉,釉质厚腴光润,浓妍鲜亮,双肩对称饰以一对兽首耳,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底为“大清雍正年制”篆书阴文款,笔道圆润,结构规整。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中期,流行于清早期,因色如茄子之紫,故得名。按照清代礼制规定,本品为祭天之礼器,明清两代祭天场所皆为天坛(圜丘),当年应该存放于此,祭祀活动时使用。
皇室祭器体现着朝廷对天地神灵、圣贤先祖的敬畏与膜拜,被赋予尊崇与神圣的地位,务必精心制作,小心使用。本品成对保存,釉光鲜亮,颇为难得,承载着清皇室对先祖与天地的无限敬畏与尊崇之情,见证了清宫一次次至高无上的重要祭祀,意义非凡。检视存世情况,雍正朝同类器物异常稀罕,学术价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