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70 17至18世纪初 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
拍品信息
LOT号 5070 作品名称 17至18世纪初 十一面观音
作者 -- 尺寸 高39.3cm 创作年代 17至18世纪初
估价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0
材质 形制


喀尔喀蒙古 扎那巴扎尔风格
铜鎏金
行深般若现妙智 化身千百觉有情
—清初蒙古风格铜鎏金十一面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是大乘佛教宣称的一尊著名菩萨。据佛典记载,观音菩萨具备六根大圆通智,能变现三十二种化身,为众生解救各种现世苦难;同时她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能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为众生来世安排美好的归宿。千百年来,观音菩萨以其慈悲与智慧的愿力和法力受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崇信,其中藏族人民对观音菩萨的崇信尤为突出。藏族人民把观音菩萨奉为本民族的保护神,尊奉为“雪域依怙主”;又把本民族的起源与观音菩萨联系起来,说是观音菩萨教化猕猴与罗刹女结合而繁衍了藏族先民;还把率先引进佛教的藏王松赞干布和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活佛达赖喇嘛奉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赋予了观音菩萨现世更大的法力和影响。同时观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又有多种形象,其每一种形象都代表一种佛教思想,一种宗教功用,都是其慈悲与智慧的不同化现。其中,八臂十一面观音是其众多形象中重要的一种,有其独特的来历、思想和功用,在藏传佛教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十一面观音菩萨,又称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大光普照观世音菩萨。据记载,他最早渊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十一荒神,大约在五、六世纪时为佛教吸收。进入佛门后,佛教为其新编了履历,并赋予了与佛教久远的因缘,《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就是其在佛教中身份重构的重要代表经典。该经典记载:“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亿诸佛所说,我今说之,为一切众生故,欲令一切众生念善法故,欲令一切众生无忧恼故,欲除一切众生病故,为一切障难灾怪恶梦欲除灭故,欲除一切横病故,欲除一切诸恶心者令调柔故,欲除一切诸魔鬼障难不起故。”由此记载可见,十一面观音来源于一部佛教神咒,其来源与密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后的流传历史上,十一面观音一直与密教紧密相连,成为印度密教崇拜的主要神祗。在公元八世纪形成的印度正纯密教中,十一面观音被奉为“六观音”或“七观音”之一,专司六道轮回中阿修罗道众生的护持和救度。
历史上,十一面观音在汉藏佛教中皆有流传,但以藏传佛教中的流传最为突出。其流传历史十分绵长,基本与藏传佛教的历史相始终。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吐蕃王朝时,藏王松赞干布曾请尼泊尔工匠依照他自己的身量塑造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后来松赞干布一直将其这尊观音像当作自己的本尊敬奉。大昭寺建成后,在马头金刚殿也塑造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此后,十一面观音的信仰传遍藏区,影响至今不衰。历史上,十一面观音在藏传佛教中出现了不同的艺术造型,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等,分别为不同的教派和修法体系传承和信奉。如宁玛派信奉的就是十一面十臂观音的造型样式。但其中最为常见的还是八臂十一面观音形象。这一形象的观音造像其十一面皆分五层排列,层层堆迭,形同宝塔。据有关学者研究,其分布形式来源于南印度信仰传统,为印度流行的两种头面分布形式之一。
此像表现了藏传佛教中十一面观音菩萨的常见形象。观音双腿笔直站立,有十一面和八臂。十一面分五层排列,各面形态不同,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三面,头戴五花冠,正面双耳下垂大耳环,面形宽大方正,神态沉静安详;第二三层亦为三面,冠戴、面相和神色与第一层基本一致;第四层一面,头戴五花冠,三目圆鼓,须眉如火,龇牙咧嘴,獠牙露齿卷舌,面相凶忿;最上一面,慈眉善目,相好庄严,代表无量光佛。八臂或结印或执物,其中主二手合十于胸前,右边四手分别持数珠、法轮、佛像和结与愿印,左边四手分别执白莲花、弓箭、净瓶和珍宝。它的身躯较一般造像明显修长,整体造型给人亭亭玉立的艺术美感。上身袒露,胸前佩项圈和长链,左肩斜披一条连珠式圣带和一张仁兽皮,兽头倒挂于肩头;下身着长裙,腰间亦佩有连珠式璎珞;手腕、手臂和脚腕上均佩戴钏镯;身后又披一条倒U字形大帔帛。这些衣着与装饰皆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完美地表现出来,优美自然,精致华丽,充分彰显了观音菩萨慈悲为本的入世情怀。唯有一点遗憾的是,身下原有的莲座和身后的背光缺失不存。
值得注意的是,密宗造像惯以象征手法表现佛理,这尊观音像即为重要代表,其头面、手印、持物、装饰等全身多处特征皆具佛教象征意义。如它的十一面,一种说法认为,下面十面象征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称为“十地”,最上佛面象征妙觉佛果;另一种说法认为,前三面为慈相,是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的慈善乐相(第一层),左三面为嗔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的大悲救苦相(第二层),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生出的赞叹相(第三层);其上一面为暴笑面,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为使其改恶向善所现出的怪笑相,顶上佛面是为修大乘众生所现出的说法相。同样八臂持物和手印亦各有所表,如莲花表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数珠表修行精进,净瓶表大悲甘露之体,与愿印表满足众生所愿,法轮表正法久住于世。而观音左肩所披仁兽的象征意义更是耐人寻味,《造像量度经续补》为我们揭示了其象征意义的由来。该经记载曰:“仁兽常见西番国岁贡物件有此兽皮,形似山羊而小,毛短薄,色多微黄,脊毛纯黑色。天性最慈,为人忘已。据使者言,捕时不需猎围,惟二人执兵,寻其栖处,既望见,诈为相斗状,喊声对骂,且作挥兵相击势。此兽见之,以为相害,遂欲解救,奔至隔立二人之间,至死不去。遂得而刺之。”由此记载可见,仁兽正如其名一样,“天性最慈,为人忘已”,它披于观音之身,不仅与观音慈悲本怀相契合,亦可彰显观音的慈悲济世精神。
此像在艺术风格上充分展现了蒙古造像的鲜明特点。观音全身亮丽的施金、红铜的材质、面相特征、花冠与全身璎珞及钏镯的独特样式等,无不共同指向蒙古造像风格。但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全身璎珞及钏镯装饰的形式。它们一律以连珠线表现,连珠高高凸起,如珍珠般圆润,美观大方,又富于立体感,既体现了蒙古造像对尼泊尔艺术的追摹,散发着浓郁的尼泊尔艺术气息,又展现了蒙古造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妙的工艺特点。再一处是衣纹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僧裙和帔帛上。僧裙薄透贴体,衣纹简洁流畅,正面清晰可见大腿修长壮实的轮廓,两个膝盖向外凸出,尤为生动自然,其下缘又刻以精美的梅花点图案进行装饰。帔帛自双肩垂至腰部后紧贴两腿下垂,自上而下逐渐呈放射状展开,至小腿部形成优美的扇形,而于两腿外侧形成的竖条状衣纹如瀑布倾泻,尤为流畅优美, 它们犹如僧裙的两道镶边,极具装饰意趣。这两种衣纹形式,无论简洁还是条状,都是蒙古造像上常见的表现形式,而溯其源头皆与尼泊尔艺术手法密切相关,是尼泊尔艺术在蒙古造像上的完美重现,也充分展现了蒙古艺匠高超的模仿能力和雕塑水平。
最后,特别值得一体的是,此像是目前所知蒙古造像中仅存的两尊十一面观音像之一,另一尊收藏于瑞士苏黎世莱德堡博物馆,高43、5厘米,由此足见它何其珍贵稀有。瑞士所藏一尊保存有圆形仰莲座和椭圆形大背光,对于研究这尊造像的造型和风格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2016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