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024 恽寿平 1670年作 蔬果册 册页 (十开)

蔬果册
拍品信息
LOT号 4024 作品名称 恽寿平 1670年作 蔬果册 册页 (十开)
作者 恽寿平 尺寸 23×28cm×10 创作年代 1670年作
估价 3,500,000-5,500,000 成交价 RMB 4,37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册页

题端:东园仙迹。丁巳(1917)二月,士骢。
题识:庚戌秋八月,在兰波堂写蔬果十种,南田草衣恽寿平。
钤印:寿平、南田草衣客、寿平之印、醉雪堂、东园、寿、正叔、园客、南田草衣、南国余民
题跋:
1.物必聚于所好,吾藏画三十年,每当独无聊赖之时,必有二三佳画来慰吾意绪,往不论已,即今得此,亦正吾病反复不愈,中心抑郁时也,展读数过,不觉欣喜。因就所喜者,连类书之,吾平生于画无不喜,尤喜者王恽,频年所得亦既多矣,然最喜而欲得者。则尝读《烟客画记》有云:“枕中秘为乡人陈姓所作,皆缩临旧藏宋元名嗣,经廉州、石谷又各抚为大册,俱有出蓝之观”,又云“近于友人斋头南见南田生在兰波堂写蔬果十种,鲜嫩之极,惜未见其人”云。石谷廉州册吾已先后得矣,今乃又得南田此册,喜可知已。观其于生纸设色,乃如初日芙蓉,晓山岚翠,其着笔又若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非天仙化人奚能辨此。盖技艺至是,可谓神矣。吾得此,竟使一片愁心化作烟云飞去,世之人有欲得此册者,非能为我买南山百亩污邪。作子孙计者,不与易也。吾题至此,率成四绝,稍示后人鉴别之路,并以质世之知南田者。其一,蔬果几疑带雨开,南田高妙本天才,赵昌风力徐熙色,都自冰壶濯魄来。其二,从知老格写生难,须有灵光绕笔端。今日披图见颜色,尚疑朝露不曾干。其三,由来绢纸分生熟,熟伪生真岂妄论。深浅竟教颜色合,龙蛇落笔况无痕。其四,日读东园画几回,笔如飞舞色如揩。自今天地清灵气,却喜归吾寿石斋。五三十年来所藏所见南田山水尚多,若写生则并此册,记之仅有五件而已,世之所谓南田写生汗牛充栋,几于千无一真,特识之者寡耳。吾尝以罕见之故访其乡人,或云南田自精写生,后不复轻为人作,堆于小楼之上作成,寄之年久,竟至满楼。每向其家人云:有此楼画,子孙可无冻馁之忧。未几,南田故,此楼竟为火所焚,故世遂罕有,而伪者亦多云。
2.吾于写生一门,格不能入,盖写生与山水不同,必生有仙骨,脱尽凡胎,而后可以传神设色。南田画正自如,殆犹神马飚轮,游行于混蒙之外,古今来一人而已。向者,吾于合肥李氏季高斋头见有赐本南田写生一册,以松墨书画,神韵高绝。书味盎然,今日尚萦梦寐,不图予今亦得此十种,每一展读,正如晓行雨露,涤我尘襟。丁巳年正月,予病方瘥,心绪烦杂,乃有持此册求售者,此天之所以慰吾寂寥也。廿三日,师寿石斋主人志。
鉴藏印:莲樵鉴赏、西陂诗老书画府印、近居、孙阜昌印
说明:
1.杨士骢题端。杨士骢(1870-?),原籍安徽泗州,光绪癸巳举人,历任候补四品京堂,广东补用道,京奉铁路总办,放山西巡盐道,民国初年当选多届众议院议员,儿子杨毓珣娶妻为袁世凯的第四女。与袁世凯系亲家,《民国人物大词典》中有记载。
2.此作曾经清初著名鉴藏家、书画家宋荦鉴藏。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一作西陂放鸭翁、西陂、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以荫仕至吏部尚书。历事顺康两朝的清初名臣。曾自着《漫堂年谱》述仕历及恩遇颇详,载所着《西陂类稿》第47卷。别有《筠廊偶笔》、《二笔》两种。卒年八十。博学嗜古,工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精鉴赏,富收藏,所得名迹,昕夕研求,一时以画家名者,悉罗致于家,出所藏属摹副本,耳濡目染,遂悟画法。水墨兰竹,亦极超妙。
3.秦更年旧藏、题跋。秦更年(1885-1956),原名秦松云,字曼青、曼卿,号婴訚,别号东轩、婴暗居士,江苏扬州人,居清白流芳旁。清末民国间诗人、学者、藏书家、出版编辑家、书画家。在扬州曾参加冶春后社。其藏书处为“学福寿斋”、“寿石斋”等。凡名人旧藏,有其批校、题记者,虽断编残卷,亦皆宝之。
4.孙阜昌旧藏。孙阜昌(道光-咸丰年间),山西太谷人。字近居,号白石傻子。斋堂为养正楼、淡泊明志轩。工书法篆刻,著名藏书家。尝于自辑《养正楼印谱》序云:“余性爱理学而不解,偶有所悟辄忘寝食,好博古而不精,遇有所得心窃赏焉,闲则锄华种竹于奇峰怪石之畔,焚香煮茗于钟鼎彝卣之间,于古图画书籍尤酷嗜之,每览古人款识印记,心爱之而不省其法。”存世有《孙氏养正楼福禄寿印谱》。

园蔬有余滋,腕底自生香
——恽寿平《蔬果册》鉴析
自陶渊明以至王摩诘、苏子瞻,文人以农事、五谷、果蔬等作为吟咏对象,将与道同游、抱朴守拙的至美境界寄托于田园诗赋中,蔬果题材不仅出现在诗赋中,更为其他艺术体裁广泛取用,并以绘画最为突出。随着赵宋皇室对精妙写生之风的青睐,蔬果题材或独立为图,或与花卉、草虫等题材交相成画。自北宋末《宣和画谱》首立“蔬果”一门,与道释、人物、宫室、蕃族、龙鱼、山水、鸟兽、花木、墨竹,共为中国绘画十大门类。
清人恽寿平,喜爱为花“留照”,长年在他的瓯香馆前莳花弄草,门前杏花,园里果蔬,庭中萱草,溪旁荷莲,河边水仙,这些花草都因画家的性灵抒发而活色生香。此外,生活阅历的丰富以及交游之广泛也扩充了画家的写生素材:春风喧和,西湖堤上,他“往来湖滨,苹滩荻港”,见到“绿堤花岸”、“碧湖澄明,游鱼可数”,忆起“文敏所图” 自乐悠然,便画下《蓼汀鱼藻》《落花游鱼》;夏日陂塘,他与友人共观红莲,见到“荷叶高擎,新露凉挂”,有感“闻香词客”“似水友情”,便兴起共作《红莲图轴》;玉露清秋,娄东练川,他“游赏丛菊,意甚乐之”,见到丛菊争艳便“涉趣幽艳,玩乐秋容” 画下《五色菊花图页》;芳雪寒冬,忆想当年,清骨犹在,壮志亦存,于是素墨烘染《双清图》,纵观其画,题材广泛,梅兰竹菊,岁寒三友,异草奇花,篱圃野花以及珍果菜蔬,据不完全统计,其表现对象达百种之多”。无不说明了他注重生活、广泛猎材的特点。
此次所见恽寿平《蔬果册》,共计十帧,每帧纵23厘米,横28厘米,图绘莲藕、葡萄、银杏、莲蓬、慈姑、红菱、豆花、高粱、雏菊、竹笋、蘑菇、竹子、丝瓜花、蚕豆、萱花等十余种果蔬。各帧皆有其钤印,如:“寿平”、“寿平之印”、“东园”、“醉雪堂”、“南国余民”、“寿”、“正叔”、“南田草衣”、“园客”、“南田草衣客”等。萱花图一帧款署:“庚戌秋八月在兰波堂写蔬果十种。南田草衣恽寿平。”庚戌年为恽氏38岁所作。这个阶段恽氏的绘画艺术已进入成熟期,“洗脱了宋人刻画之迹”,达到了“维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的形神皆备境界,册中每帧色彩明丽,水润鲜活,兼备富艳与清逸之气。且本册递藏脉络清晰,迭经宋荦(1634-1713)、爱新觉罗•绵亿(1764-1815)、孙阜昌(18-19世纪)、杨士骢(1870-?)、秦更年(1885-1956)宝藏,钤印比对班班可考,更显珍贵。
本册中落款为:“南田草衣恽寿平”,根据《恽寿平全集》收录的恽寿平年谱新编庚戌年记载,恽氏在此年所作的画作中,出现“南田草衣”落款的作品共计七处,分别为:四月作《花卉山水扇册》壮陶阁书画录卷十四著录,落:“南田草衣寿平”款。夏五月作《溪山红树图》落“毗陵南田草衣恽格”款,台北故宫博物馆院藏。夏五月作《夏山图》落:“南田草衣恽寿平”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与本册落款皆为一致。六月作《松梅图》落“南田草衣寿平”款,吉林省博物馆藏。八月作《偶记》一则,落:“南田草衣偶记”款。据《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中所收录的恽氏画作落款时间及年谱统计,恽氏带有“草衣”、“客”词汇的落款多集中使用在恽氏1680年前,30-40岁间,这些落款的出现和恽寿平正值明清鼎革,政局动荡离析,时代息息相关。早岁的丧乱流离,国恨家仇,使得寿平一生中对清朝政权采取敌视和不合作的态度,不应科举,也不愿与权贵结交,断了仕途经济的道路,甘心为明朝守节,过着鬻画为生的贫困生活。在箪食壶饮的困苦生活中,反而养成了孤高的性格,也造就了他高旷秀逸的画风。因此恽寿平被后人视为典型的遗民画家。
除了落款,本册中尚有三方钤印为恽氏传世作品中不曾见或不常见的,分别为:白文印“醉雪堂”、白文印“南国余民”与朱文印“南田草衣客”。
▲“醉雪堂”一印暂未发现恽氏传世画作收录,但恽氏有字号 “雪衣居士”、“雪谷草衣”。落款有“雪衣寿平”。钤印有“南田雪衣”。可见“雪”对于恽氏具有特殊的意义,古代文人喜欢借雪寄托心中的理想,或借雪来烘托内心的高洁,或借雪来抒发心中的苦闷。恽氏心中的雪或许抒发自己清贱世俗独立高步的情操,也是自身人格的真实写照。
▲“南国余民”一印,此印的由来要追溯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而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其后进军江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第二年,清军攻入南京,南明亡。顺治三年清军进攻浙江,恽日初与二子不得已南下到福州,投唐王建立的隆武政权,同时参与抗清斗争。同年八月,福州被清军攻陷,隆武政权覆灭,恽氏父子又逃亡到广州,其后又辗转回到福建。第二年,恽日初与二子赴建宁加入反清的王祁义军,其长兄也从江苏来投至王祁麾下,是年阵亡于浦城。顺治五年春,闽浙总督陈锦调重兵围攻建宁,城坚守百余日而破,王祁自焚死,南田被俘,其二哥生死不明,其父恽日初也失散于乱军之中。这一年恽寿平才十五岁。“南国余民”之深意或是恽氏恪守气节,亦是为了纪念对明朝故国的思念。
此印在恽氏的流传作品中出现了三次。其一,在恽日初、恽寿平戊戌(1658)26岁作《行书合册》上海博物馆藏。其二,恽寿平《行书诗卷》赠友人莫如京诗《戊戌春日花下有怀》钤有:“南国余民”一印。其三,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卷十四録恽寿平《仿古山水册》十帧中第五帧:“启南先生有此图略印其意” 钤有:“南国余民”一印。
▲“南田草衣客”一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恽寿平《古木垂萝图》中钤有此印,本册与之比对,皆出一印(见下图)。另外,在恽氏落款中也有:“南田草衣客寿平”《苍松图扇页》壬子(1672)的出现。
另外,此恽寿平作《蔬果册》十帧,具有两个非常显着的特点:
没骨法之撞水技法的运用。
所谓撞水,就是在画面半干未干时,以水冲之、破之、融之,或以饱含水份的其他色彩冲撞,使水与色、色与色互撞。恽寿平作画“以湿笔为主,色中用水,水中用色,以色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活,生动自然,创造了色染水晕法,使色与水浑然一体,不仅表现出花的固有色,而且表现出色中之色,色外之色,无色之色”。本册中葡萄叶、莲蓬和银杏果,其笔墨灵动,明显能看出水色互化,色彩斑斓的效果。整幅作品给人一种秀雅中含有凛然的韵致,表达出此中之精神,体现了恽寿平所说的“士气”,“逸气”。
用色及渲染方法的运用。
南田曾云:“前人用色,有极沉厚者,有极澹逸者。其创制损益,出奇无方,不执定法。大抵称丽之过,则风神不爽,气韵索矣。性能澹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为郁滞,傅染愈新,光晖愈古,乃为极致。”譬如这帧红菱,以笔尖蘸曙红,使一笔之中根部为水,中部为粉,尖部为色,即“粉笔带脂”,一笔点下,水色互溶,而正叶以花青、藤黄调少许清墨写之,反叶以花青、淡赭石和少许曙红写之。把微妙的光感和环境色的变化表现的生动巧妙,可见恽氏观察之细微,技法之卓越。
清人方熏说“恽氏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点染同用,前人未传此法,是其独造,如菊花、凤仙、山茶诸花,脂丹皆从瓣头染入,亦与世人画法异,其枝叶虽写意,亦多以浅色作地,深色让主筋分染之。”方熏这段话指出了恽氏没骨花画法的独创性。本册丝瓜花一帧,花叶以没骨法描绘,内藏筋骨,枝叶刚柔并济。豆花一帧(见图六),渲染层次清晰,水与色的运用恰到好处,豆角在阳光下呈现的半透明状态,显现出饱满的豆粒,叶子施赭石加清墨,叶脉玲珑剔透。此帧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恽寿平《写生花卉》豆花一帧(见图五),豆角、豆粒及叶脉的处理和晕染的方式都极为一致。本册萱草一帧(见图四),近处花蕊点以淡黄,远处花瓣没以淡蓝,设色淡雅清新,花瓣勾染细致,清新高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萱草图》(见图三)与此帧花瓣、花干和花叶的渲染和用色上十分相近。另有一件恽寿平十二开《花卉册》(见图七),出版于《徐邦达审定•中国古代书画精品选集(壹)》,被徐老定断为恽氏38岁或稍前所绘,此册设色明丽精逸,皆可与本册比对。
十帧册页钤有鉴藏印“莲樵鉴赏”、“西陂诗老书画府印”、“近居”、“孙阜昌印”。
“西陂诗老书画府印”为清初著名鉴藏家、书画家宋荦的鉴藏印。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清初著名鉴藏家、书画家。有人评价其“所收藏唐宋名迹,宋元秘帙,冠于河右”,今人周绍良称赞其“鉴赏之精,收藏之富,不惟冠绝一时,后来者也难伦比”。传世名迹:汉代钟繇《荐季直表》,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卷》,佚名法书《朱巨川告身》。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宋代徐铉《私诚帖》,元代赵孟俯《红衣罗汉图》、王绎《杨竹西小像》。明朱瞻基《戏猿图》,唐寅《杏花图》,仇英《仿赵伯驹炼丹图》,等等都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这些均经宋荦收藏。可见宋荦鉴别之精,被后人誉为“江南第一收藏大家”。
宋荦与恽寿平交厚,所藏恽氏之作皆尽精良,其对恽寿平为人为艺味解颇伙,朱彝尊曾有此记载:“曩予和宋漫堂(荦)节使论画绝句十二首,其九章云:巨幅鸾凤细草虫,长留风露湿花丛。时人罕睹藕渔笔,止说王郎(武)恽老(寿平)工。意谓,两高士擅长花卉翎雀,不爱写山水。后见邵子湘,谈正叔(寿平)自少流离,以画钗得生,遂创没骨花一派,卖画养父,无愧白华孝子,予颇悔前诗之失。又怪漫堂(荦)与正叔(寿平)交最久,其亡后,哭之以诗,所云:吴下风流逝水多,兼悼汪钝翁、王勤中也。顾其论画二十六首,不及正叔而甚称王翚,殊不知,诗与跋根据书史,王自非恽敌也。”(录自《瓯香馆集附录》二)。
“莲樵鉴赏”一印,或为乾隆帝之子永琪第五子绵亿鉴藏印。此印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乔行简《闰余帖》、刘岑《门下帖》、袁桷《雅潭帖》、张渊《五古诗帖》、李之仪《汴堤帖》、米芾《章侯帖》等名贴中,绵亿其斋号“南韵斋”与“莲樵鉴赏”、“莲樵曾观”印色一致,且都出现在以上诸贴之中,并见于2008年见无锡某拍卖行拍品荣郡王《小楷扇面》钤印为:“莲樵鉴赏”、“南韵”,可暂考为绵亿之印。与其同时钤盖的鉴藏印还有永瑆的“ 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与宋荦的“宋荦审定”,可见绵亿、永瑆叔侄二人与宋荦关系密切,常有一起鉴赏丹青名迹的嗜好。
爱新觉罗•绵亿(1764-1815),字镜轩,号南韵斋。乾隆四十九年,封多罗贝勒,赐太平湖府第。嘉庆四年(1799),仁宗颙琰即位,进封荣郡王。历任管纛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汉军都统等职。生平擅长骑射、性好学,诵汉文古今经史如流。精画仙佛,古雅得唐王维、吴道子之遗风。尤擅书法,姿媚遒劲,绰有晋人风度,极为当世所推重。
之后入藏山西巨富孙阜昌之手,孙阜昌(18-19世纪),生活在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山西太谷人,字近居,号白石傻子。斋堂为养正楼、淡泊明志轩。酷爱书法,喜欢收藏,他将珍藏的历代名帖、名人手迹,请名家刻勒于石,取名《听雨楼法帖》,自辑《养正楼印谱》序云:“余性爱理学而不解,偶有所悟辄忘寝食,好博古而不精,遇有所得心窃赏焉,闲则锄华种竹于奇峰怪石之畔,焚香煮茗钟鼎彝卣之间,于古图书画籍尤酷嗜之。” 清道光十九年(1839)刊印的《养正楼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袁耀《邗江胜览图》钤有“近居”、“孙阜昌印”二印系为孙阜昌旧藏。
此册前有题端:“东园仙迹,丁巳二月士骢”。据考证,此为清末民国名士、袁世凯的亲家杨士骢所题。杨士骢(1870-?),原籍安徽泗州,光绪癸巳举人,历任候补四品京堂,广东补用道,京奉铁路总办,放山西巡盐道,民国初年当选多届众议院议员,儿子杨毓珣娶妻为袁世凯的第四女。与袁世凯系亲家,《民国人物大词典》中有记载。此册可能在其任职“山西巡盐道”时从孙阜昌处获得。
其后经清代著名藏书家、书画家秦更年入藏,有藏书斋“寿石斋”。秦更年(1885-1956),字曼青,号东轩,江苏扬州人。他的藏书有其渊源,其先祖秦恩复是乾隆五十二年进士,为当时有名的大藏书家。秦更年在他的《婴訚题跋》自序中写道:“余性嗜书,兼喜弄翰,册尾书头,朱墨狼藉。”由此作中长篇题跋就可看见一斑。1954年他更被上海文史馆聘为馆员,鉴定水平极佳。
朱良志先生曾言,文人画的目的并非为了表达玄奥永恒之“道”,而是要归复于“性”,即发自根性的生命创造力;并非以抽象的表现来“以形媚道”,而是要将生发于个人性灵的真实感受,呈现在作品中,因而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恽氏所绘的这套《蔬果册》正是将自己经历的当时当事之切身感怀,加之于常见的蔬果题材中,抒发“笔外之意”。他将个人目之所见、身之所历的悲恸,以及关怀苍生的博大情怀,化作了此册十余种写生的作品,正是这图像意涵下的缩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典型的文人画家的素养、气质和审美理想正在改变着、重塑着与扩充着“文人画”之传统与意涵,并对后世的画坛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