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020 董邦达 临各家山水册 册页 (十二开)

临各家山水册
拍品信息
LOT号 4020 作品名称 董邦达 临各家山水册 册页 (十二开)
作者 董邦达 尺寸 28×33cm×15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645,000
材质 设色/水墨纸本 形制 册页

面板题刻:董文恪公仿古册。少峰大兄属题,沈兆霖。钤印:兆霖。鉴藏印:雪蕉馆藏
内签:董文恪公摹宋元诸家山水十二帧。庚申九月下浣五日晴窗,少峰仲兄出藏画忻赏,为题册端,用识眼福。弟继振顿首。钤印:继振印、懒道人
题识: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曹云西笔法写王摩诘诗意。钤印:董邦达、家在春山之麓
2.仿盛子昭笔。钤印:孚存
桃花悄无有,仙源渺何许。流水青于铜,松色与崖古。长林暮萧飕,似与幽人语。翛然卧空庵,清猿夜深雨。周此山诗。
虬松千尺长,不与凡木伍。意象凌层峰,直似一杯土。飞涛如龙吟,散作千山雨。涓涓溪流声,细碎何足数。中有独往者,编茆住深坞。屋穿树有阴,篱破云为补。长歌和松风,胸奇互吞吐。小诗填白。钤印:用拙
3.削出芙蓉面面迎,渔舟夜泊水风轻。此中佳趣无人领,闲煞白云两岸生。檀园居士时有此画法。钤印:东山一字非闻
4.疏树斜阳影,寒鸦古渡头。仿白阳山人。钤印:邦达之印
5.长松修竹,仿梅花道人。钤印:邦达之印、东山一字非闻
6.略约横斜水满溪,夜来凉雨湿新泥。山斋长日无尘事,茶熟香清闻鸟啼。法家文敏笔意并题。钤印:家在春山之麓
宿云一坞春深雨,新绿千林晚霁香。好景年来容易过,泥人如梦是江乡。东山又题。钤印:董邦达
7.落叶净秋容,寻幽荣短筇。泉飞烟际响,云到树头浓。野径纡回入,奇峰次第逢。孤亭清更绝,凭眺荡心胸。山客入山深,林秋密亦阴。何因成独往,只自爱高吟。萧散谢尘事,苍茫讬远心。晚来风四起,山水发清音。仿徐幼文秋林曳杖图,漫题二短律。钤印:臣达、东山
8.环山三十里,一半杂丹枫。远水明霞里,谁家彩翠中。槛前寻野鹜,天外想高鸿。卜筑知何日,图成且自雄。仿家文敏没骨法兼题。钤印:孚存
9.江光冲驿路,帆影送归潮。记得春江上,凄风雨一宵。钤印:孚存、家在春山之麓
10.摹高尚书笔法。钤印:臣达、东山
白云未出山,鳞鳞才肤寸。崇朝遍寰中,草木含余润。山童意识由来小,只道白云在山好,农夫望岁先望云,又道出山何不早。白云去住亦无心,风雷相际便为霖。不信但看神龙首,出没变化谁能寻。钤印:一丛水竹
11.野树萧疏水国寒,江天秋影上鱼竿。蓼花落尽芦花白,莫遣离人日暮看。抚文待诏并题。钤印:董邦达、不窥园
12.十里野梅清似雪,一溪凉月淡于云。空蒙忽有扁舟过,摇动寒香乱水纹。仿唐解元梅溪泛月图兼缀一绝。
丙辰秋杪,舟泊临清,蓬窗无事,临元明人小景十二帧。聊揭睡魔,不足言画也。东山董邦达。钤印:董邦达、孚存、用拙
鉴藏印:隅庵真赏
说明:
1.杨福振旧藏,杨继振题签条,沈兆霖题面板。
2.“隅庵真赏”为梅釴鉴藏印。梅釴(1723-1796)梅瑴成次子,字用和,行顺四,号隅庵。宣城县庠生。乾隆壬午南巡,随文穆公迎銮,钦赐举人,候选知县,敕授文林郎,以子法任吴县教谕,覃恩加三级,晋封儒林郎,又以曾孙缵高贵,貤赠通奉大夫。工诗文,善谈论,每群贤会集,发洪钟之响,鼓灿花之舌,四座屏息,拱听终日,人各得其意以去。性疏简,不乐仕进。晚年兄弟析居,以所得室宇,改立文穆公祠于江宁,自余财物约八百金,悉以置田供祭享公费。
3.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又号子荥,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历官至左都御史,十年署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先后供职上书房、南书房,出督江西学政。赠太子太保,谥文忠。有《广印人传》。
4.“雪蕉馆藏”为杨继振藏印。杨继振(1832-1897),字彦起,一字幼云,一作又云,号莲公、燕南学人、苏斋学人、星风堂主人、齐轩道人等。汉军镶黄旗人。官至工部侍郎、广东盐运同知,居于江苏阳湖。金石和图书收藏甚富。辟有“石筝馆”、“苏斋”、“雪蕉馆”、“星风堂”等,自称其藏书有数十万卷,皆卷帙精整,标识分明。着有《疆域考》、《百尺梧桐阁诗选》、《五湖烟艇集》、《古泉喜神谱》、《差不负古斋论泉杂稿》、《星风堂诗集》等。

在乾隆朝,作为馆阁文臣,董邦达善书画,长于诗,故深得乾隆皇帝赏识,《石渠宝笈》诸编共收录其书画作品270余件,其传世书画作品颇丰,多为1745年董邦达50岁后之作。而此之前的画作却并不多见,仅在近年的艺术品市场中才能偶见一二。
由此册最末一开款识“丙辰秋杪,舟泊临清,蓬窗无事,临元明人小景十二帧。聊揭睡魔,不足言画也。”可知,该册作于丙辰,即乾隆元年(1736),时董邦达41岁,正值盛年。1733年四月初二,董邦达殿试得赐第二甲第二十名进士,五月馆选翰林院,改庶吉士。是年董邦达本打算接双亲至京师就养,不料其父突然暴病而卒,于是他星夜南下,奉母归里,葬父,守制乡里。直到1736年春才“奉母诣京师”。此册应当是他在赴京途中舟泊山东临清时所作。
该册共十二开,三开设色,另外九开则为水墨。每开均有诗题,其中四开还是双题。据每开款识可知,乃临仿元代曹知白、吴镇、高克恭、盛懋,明代徐贲、陈道复、文徵明、唐寅、李流芳、董其昌元明诸名家。
对于董邦达早年的绘画经历我们所知不多,仅知道他曾从乡贤孙克恭习画。清初画坛受董其昌和“四王”影响较大,董邦达应该也概莫能外,当然其早年在故乡富阳和在钱塘游历的经历对其画作的陶染应该也有所帮助。
据《富阳县志》记载,董邦达“山水宗法元人”。此册或枯笔勾勒,或淡墨皴擦,或浅绛设色,或青绿没骨,用笔或松秀或劲健,笔墨或苍浑或腴润,款识中虽云仿、橅或用某家笔法,实乃汲取各家精神面貌而以自家笔法出之。足可窥见董邦达除元人外,对于明代吴门诸家亦有所涉猎。
此册与其后在朝时奉旨应命,迎合帝王喜好而为之的诸多画作亦有不同,乃是其赴京途中闲暇无事,描绘心目中可居可游之境,信笔拈来,画上诗题或吟或咏,或楷或行,彰显了其中年时期的书画面貌及扎实的书画功底,乃充分体现其文人旨趣的兴来自娱之作。
该册所钤诸印章与上海博物馆所藏作于1736年的《山水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五册有目无图)所钤诸印无异。(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编 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1次印刷p1301第3、4、7、21、24、34、58、59、73号诸印)
据签题内容可知,该册是清代大藏书家杨继振(1832-1897)仲兄杨福振的藏品。对于杨福振我们所知不多,但其弟清末著名藏书家杨继振颇为人知,其所藏《红楼梦》抄本及古泉多为世人称道。而据面板签题可知沈兆霖与杨振福亦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