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497 清中期 紫檀木嵌玉三羊开泰如意 (一对)

紫檀木嵌玉三羊开泰如意
拍品信息
LOT号 6497 作品名称 清中期 紫檀木嵌玉三羊开泰如意 (一对)
作者 -- 尺寸 长32cm×2 创作年代 清中期
估价 4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材质 形制


紫檀如意一对,为清朝盛行的一种三镶如意造型,即柄首、柄握、柄端三处镶和阗白玉。器身为上品紫檀木所制。修长而弯曲,极具形式美感。如意头部为圆形,此式样颇为少见。圆形红木框内白玉浮雕呈三阳开泰图样。清代玉雕羊,比前代更加写实,骨骼、肌肉的表现更加突出。柄握、柄端所饰几何纹样略有不同,皆抽象概略。尾端坠黄色丝绦长穗。此两器雕工精细,琢磨法度精严。加之寓意吉祥如意,值得典藏。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