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083 明早期 剔红人物故事芙蓉花砚屏

剔红人物故事芙蓉花砚屏
拍品信息
LOT号 7083 作品名称 明早期 剔红人物故事芙蓉花砚屏
作者 -- 尺寸 30.5×13.5×30cm 创作年代 明早期
估价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1,437,500
材质 形制


古人书房中笔、墨、纸、砚必不可少,与此配套使用的文房清供则是随着需求陆续出现的。其中置于砚端以遮障风尘的用具则为砚屏,其形状如立于案头的小屏风,多以玉、石、漆、木为之,与立于案头之小挂屏类似,古人称为“小屏风”,依本品造型尺幅,应属砚屏。其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宋代,到了后代制作工艺更加严格,而且雕刻精湛,书画铭文,无不古意盎然,富有诗情画意。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说:“笔屏有宋内府制方圆玉花板,用以镶屏插笔最宜。有大理旧石方不盈尺,俨伏山高月小者……皆是天生,初非扭捏,以此为毛中书屏翰,似亦得所。蜀中有石解开由小松形……亦堪作屏取极小名画式古人墨迹镶之亦奇绝”。上述两说的功用略有不同,其为小屏的取材与制作方法则是一致的。
剔红因其工艺流程及其复杂,量少质精,极具观赏性,故而在古代一直是皇室贵族的陈设品。明代是剔红工艺的成熟期,尤其是永宣时期的作品,构图平衡和谐,雕工圆润饱满,尤其是在植物形雕饰中,层次丰富,边角圆润,厚实并富于体量感,此件剔红砚屏即为一例。本品内外均工,装饰极尽华美,纹饰布局密而紧凑,无论正背屏心、亦或框缘底座,均细细雕琢,无处不见精细。整器通体髹朱漆,雕琢出层层图案,色泽鲜艳明亮。砚屏一面剔雕山水人物图景,满铺锦地,浮雕人物、楼阁、松石、祥云,众人面容衣着刻画细致,楼阁上的屋瓦鸱吻亦生动表现而出,可见其功,画面布局严谨而有法度。另一面则满雕芙蓉花卉纹,,刀工细腻,刻画清晰,疏落有致,一派富丽景象。其边框亦满雕各式花卉纹,十数种花卉样式各异,灵动非凡,花瓣与叶片翻转自如,寓有“满堂富贵”之美意,多为皇宫贵胄追求繁华富丽之体现。底座牙板一面雕山水楼阁,一面雕花卉,与屏面纹饰相呼应。
此件砚屏,既有“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的山水图案,又有类似元代“繁文素地,厚叶肥花”的连枝花卉;既有元代华丽夸张的外族特点(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元张成造栀子纹剔红圆盘”、“元杨茂造花卉纹剔红渣斗”等),又有明初作品中的细腻汉风,可称明初雕漆的典型作品(参考北京故宫收藏的“元杨茂造观瀑图剔红八方盘”,其纹饰摆布构成与此相同)。明初的永乐、宣德时期,正处于中国雕漆艺术水平的最高峰。此件砚屏,打磨精细,堆漆浑厚圆润,漆质坚实光亮、构图疏密有致,符合明朝文人品味,是继元朝后明早期雕漆精品。
再者,目前能够见到的砚屏以清代的为主,传世的明代砚屏非常罕见。实际上砚屏如同文人书房中其他用具,既有实用的价值,也是精美的陈设品。清代的砚屏有青玉、碧玉、紫檀、贴黄、瓷等材质。以漆器制作砚屏此为首见,该砚屏一面雕刻亭石松树人物,一面雕刻五朵硕大的牡丹花,雕刻精细,人物生动,漆色沉稳凝重,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