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126 清雍正 瓷胎画珐琅牡丹花卉诗文碗(彩疑后加)

瓷胎画珐琅牡丹花卉诗文碗(彩疑后加)
拍品信息
LOT号 6126 作品名称 清雍正 瓷胎画珐琅牡丹花卉诗文碗(彩疑后加)
作者 -- 尺寸 直径14.3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2,300,000-3,3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著录:The Raymond A. Bidwell Collection of Chinese Bronzes and Ceramics,P80,1965年美国出版;
“大清雍正年制”款
雍正帝胤禛对古代文人的品性追求,可称是有清一代帝皇的典范。文人士大夫对精致生活的营造,闲情逸致的抒发,都可从他的身上得到体现。花事是古代文人雅士重要的怡情活动之一,对各式花材的品评、选择均有严格的标准,雍正皇帝对此非常精通,讲究组合之美,追求自然清新的唯美境界。因此,雍正一朝宫廷诸项工艺品中凡有花卉题材,均是工笔写真,形神俱佳,气韵清雅脱俗。
此碗略撇口,弧腹,圈足。造型俊雅,线条柔美,胎釉白胜霜雪,莹润可爱。外壁以珐琅彩绘山石、牡丹吐萼含苞,风姿绰约,各式花卉屈曲斜袅,各具意态,蜜蜂两只袅袅于花中,欲落还飞,饶添野趣。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春色盎然;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仿若春风拂面,醉人心扉。更配以诗句“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墨彩书法遒劲中透出婉约,妩媚中蕴含阳刚,与整个图案摄情呼应。诗起首亦落有椭圆形的印款为“佳丽”,压脚有两方方印款为;“金成”、“旭映”。具备雍正时期珐琅彩的风格。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双圈楷书款识。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不同于其它瓷器,先由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优质素胎,送至皇宫,再由宫廷画师绘画,最后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珐琅瓷不论胎体、造型、绘画、色彩、书法、印章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雍正珐琅彩之所以呈现如此完美的形貌,与当时的帝王雍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雍正是一位审美情趣偏重清新雅致的帝王,为了将自己的追求融入的宫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对常用的宫廷器皿纹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前朝所制的珐琅彩瓷主要采用的是色彩单一,品种不多的进口珐琅料,无法满足皇帝要求。为此造办处的工匠们不得不开始了国产原料的试制,终在雍正六年宫中自制彩料获得成功,多种的淡雅色彩为雍正珐琅彩瓷上,多姿的纹饰提供丰富的色彩。而较此件碗之款识而言,清代雍正时期主流珐琅彩品种为采用“雍正年制”的蓝料款;具有该类款的瓷器款式最为常见,绘画严谨、制作讲究,堪称雍正朝的标准珐琅彩瓷。另一类为雍正珐琅彩瓷使用的“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该类珐琅彩瓷相对“雍正年制”蓝料款珐琅瓷少些,更为稀有。种类可见大、小盘,小橄榄瓶、小梅瓶、小碗、小杯等。其中小橄榄瓶型仅见珐琅彩瓷中使用(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图橄榄式瓶),类似造型的普通官窑则未见,可以推断景德镇制胎目的明确,即专为造办处制作珐琅彩瓷所作。
另一种可能为,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提拔郭葆昌任总统府庶务司承。郭葆昌随后在景德镇烧制新瓷供内府专用,袁听后便委任其作为督陶宫到景德镇监督烧制瓷器,郭葆昌就此成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督陶宫。1913年初郭葆昌来到景德镇,原清代御窑人员大量流失。郭后用重金延揽当时民国时期制瓷名家重聚于景德镇,烧制新瓷。仿制清三代精细艳丽的官窑彩瓷,选用景德镇御窑场和清宫珐琅作之遗留素胎,配以民国新制彩料.仿照郭葆昌从故宫文华殿中取出的大量精美瓷器的样式,其中主要是雍正、乾隆期的官窑粉彩、珐琅彩精品进行仿制。每出一器,郭葆昌都要亲自鉴赏过目,不尽如意者便当场销毁;被选用的瓷器都有款识,除用清宫素胎有遗留雍正、乾隆款识之外,大部分则落矾红篆书“居仁堂制”方款或楷书“居仁堂”竖立字款。此种所谓“洪宪瓷”的一批民国最后一代御瓷,被视为吉光片羽,亦身价不凡。
备注:1. Raymond Austin Bidwell(1876-1954)旧藏
2. 美国马萨诸塞州艺术博物馆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