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457 仇德树 秋韵乐 镜心

秋韵乐
拍品信息
LOT号 0457 作品名称 仇德树 秋韵乐 镜心
作者 仇德树 尺寸 23×12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92,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仇大。
仇先生提出的“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的观点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同,并成为当时美术界同仁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精神,使仇先生的艺术超越了中国画的传统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从而确立了一个新的艺术形态——裂变艺术。这是一种边构画、边撕裂、边整合、边装裱的一气呵成的绘画方法,通过在宣纸上撕、磨、擦、雕等技法,使宣纸的材质获得了美妙的展现。从构图形式上创造了一种天然成趣、变化自由的绘画线条——裂纹。从色彩上改变了上色的次序,所有的色彩都作为底色,事先准备好并通过对上层宣纸的撕裂、雕磨透露的。动感的线条和充满奇异光感的色彩,表现出一种近景张力与幽深空间的交织共存,闪烁着一种抽象灵变的意趣。这种裂变艺术彻底打破了“笔墨是中国画生命”的传统,改变宣纸的被动性和辅助地位,使它的白晰、细腻、柔韧、半透明、渗水性等特质成为展现艺术魅力的一种方式。
  裂变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精神象征。裂变的现象,从细胞乃至自然万物,一次次的裂变都是对历史认知的继承与革新。仇德树先生正是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将心中的人文情怀在其画中得以体现。仇先生曾说,当代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你是用了什么样的新媒材或新形式,而是在于你对生命和人性的关注,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反省和思考。裂变中蕴藏着艺术的深邃和无限的生命力;裂变中凸现了艺术的本质,生命的希望在绝望中诞生。仇德树先生的创作以“裂变”为主题,亦是仇先生对自然、人类、文明史的一种密切关注。静观仇先生的作品,我们不单单看见的是仇先生的艺术追求与人生体验,更是仇先生对中国画坛和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责任。
  仇德树先生就像一个虔诚执着的行者,十年如一日的遵循着“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的原则,走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仇先生无疑是中国画伟大转型过程中的典范,并默默地为中国的文化复兴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观念与水墨
据画史记载,水墨画肇事于六朝,昌兴于唐代。也许,在先贤尝试通过水与墨产生的无穷变化来做画之时没有想到的是,水墨画在历经了千年的传承之后,竟然会因此而萌生出如此多的风格、技法、画派,以及为其而奉献一生的画家。如今,水墨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他所表达出来哲学意味已经融入了这个国度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了一代代人的审美趋向。而对于当代画坛来说,在浩如烟海的艺术世界里,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样通过作品更好的体现自我,是每一个艺术家都要面对的课题和历练。
有这样一些画家,他们试图让那充满禅意的,气韵无穷的水墨意境,在结合了新的绘画思想之后,在重构水墨的过程中诠释出更多的当代感、实体感、让观者能够继续分享文人雅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仇德树的裂变系列通过在宣纸上撕、磨、擦、雕等技法,使宣纸的材质获得了美妙的展现。动感的线条和充满奇异光感的色彩,表现出一种近景张力与幽深空间的交织共存,闪烁着一种抽象灵变的意趣。童振刚的创作思路从男性视角出发,他笔下的“都市闲人”形象引导了很多人对于社会角色的一种新认知。王天德、蔡广斌的水墨更注重现成品、图像和观念的运用,他们探寻的是在水墨的现代性语言完成之后如何形成水墨在网络时代艺术形态的再次突变,他们要解决的艺术命题是水墨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亲和性以及水墨的观念化形态。魏青吉的作品不仅运用包括新水墨艺术中流行的拓印、拼贴和大面积使用白粉等现代制作手法,还能自如地使用一些非水墨工具和材料,甚至以铅笔的尖锐刺痕、喷漆的覆盖感与水渍的流动浸润一起去诉说生命和生活的体验。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是谢赫定义的评鉴书画之六法,后世之人亦往往以这六法来欣赏一件作品。即便是在当代观念的冲击下,这六法也依然被世人奉为圭臬,“观念与水墨”所讲述的并非是完全脱离传统而存在的架空时代的作品,而是连接当代与古代、前卫与传统的桥梁,通过这一纽带,我们将重新审视当代水墨存在意义,并通过这“六法”而评价它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