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75 清早期 旧玉雕石榴鸣蝉笔筒

旧玉雕石榴鸣蝉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0175 作品名称 清早期 旧玉雕石榴鸣蝉笔筒
作者 -- 尺寸 高10cm 创作年代 清早期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36,800
材质 形制


“景定御制”款
明清之际,文人阶层好古之风盛行,上古青铜、玉器因其斑驳的岁月感最受青睐。高古玉器因埋在地下年代久远,表面出现钙化或氧化现象,呈现出或白或黄的颜色,正合鉴赏者要求古雅的审美需要,故其时亦有相当多玉雕作品着力模拟这一现象,为一时风气,此件即为其一。其以整块玉料雕琢掏挖而成,色泛灰白,局部加以染色处理,可见选材并不注重玉质的好坏,只追求古雅的斑驳质感。整体造型作一颗成熟的石榴果实,上部掏挖开孔,几片宽大的叶片围绕口沿一周,叶片上阴刻线条表示叶脉;腹部以阴刻手法表现出一颗颗石榴的籽粒,说明这颗石榴已完全成熟;底部浮雕出一枝枝条蜿蜒而上,上边的叶片贴附在腹部侧面,叶片旁边亦以浮雕的手法雕出一只金蝉,似乎正在鸣叫。整件作品的设计极具匠心,题材的选择也别有深意,在传统文化中,石榴因其多籽故被赋以多子多孙的寓意,象征着后辈的兴盛;而金蝉的生命形态需经过幼虫、蝉蛹,羽化后就如获得了新生,所以在古代蝉象征复活和永生,可当做对先辈的纪念,所以在这件作品上体现出生命延续不断的朴素思想。笔筒一侧阴刻有自右向左书写的“景定御制”楷书款识,“景定”为宋理宗赵昀的第七个年号,使用共五年(1260年-1264年),其去世后陵墓曾被盗挖,头颅被献给元朝统治者,直至朱元璋攻破元大都后才在宫中寻得,后于洪武二年重新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次年又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