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581 清乾隆 御制白玉十六应真罗汉插屏

御制白玉十六应真罗汉插屏
拍品信息
LOT号 7581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御制白玉十六应真罗汉插屏
作者 -- 尺寸 长21.7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5,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9,085,000
材质 形制
展览、著录:《The Minor Arts of China IV》,1989年SPINK&SON,图172号

此砚屏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以上好白玉为材,无杂质及绺裂,玉色晶莹,细腻温润,略含琥珀金沁色。整器呈长方形,正面辗琢山石洞景,其内雕八位罗汉纷立,或高或低,各呈各式不同表情与动作,在高超玉雕工艺碾琢下,罗汉栩栩如生,令人观之肃然起敬。岩石平地处阴线刻文,为罗汉尊命及诗文来描述其特征,共八首,为《御制罗汉赞》,根据考证,此御制罗汉赞出自“清高宗御制诗文集”,在《御制文·初集卷》二九页二《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赞》。
八位尊者分别为:第一阿迎安几达尊者,第三拔纳拔西尊者,第五抜杂哩逋答喇尊者,第七嘎纳嘎巴萨尊者,第九抜嘎沽拉尊者,第十一租查巴纳塔嘎尊者,第十三巴纳塔嘎尊者及第十五锅巴嘎尊者。人物开脸、衣饰雕法及局部所做琥珀色皮色,均为典型乾隆时期风格,其御制诗文的书写特点以及笔画结构亦与公认的馆藏乾隆时期文物相一致,故也可成为断代的辅证。清帝乾隆,笃信佛教,在紫禁城内开展了大量佛事活动,制造、绘制了大量佛像,法物及佛事图画,且诵经祀典、着文写诗,其文其诗,是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记载这些诗文的物品,多为清代宫廷之珍品,之前曾有数件这一题材的《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现身国内外拍场,而如此件之插屏还是首次出现,当为孤品。此件罗汉插屏有据可查的最早传承记录是英国皇家御用的著名古董店SPINK收藏,曾著录于1989 年SPINK&SON公司出版的展卖图录《The Minor Arts of China IV》中,图版172号,之后是首次现身拍场。
“罗汉”一词,乃是佛教用语,全称阿罗汉,或作阿罗诃,是小乘佛教中,透过修行所获的之最高果位。小乘佛学认为修到罗汉境界,已断绝三界烦恼,灭除见,修二惑,永远解脱轮回。因此阿罗汉的果位,又称“无极果”或“无学果”,表示已到达极点,所学已尽。然在大乘佛学的教义中,罗汉并非最高果位。至高无上的是“佛”,再次为“菩萨”,再来才是“罗汉”。罗汉一词源自印度,为印度梵文的音译,本身有杀贼、应供、不生之意。所谓“杀贼”,即杀却一切烦恼之贼;“应供”则谓到达阿罗汉之果位,身心清静,以受天人供养;“不生”则是阿罗汉已进入永恒不变的涅盘,不复生死轮回,不受业力之影响。
在佛教经典中,特别是早期的经典,提到许多不同的罗汉,如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而十六罗汉名称由来,早在北凉时,僧人道泰所译的“入大乘论”中就有提到。其后在佛教著作如“续高僧传”、“法华文句”中都有出现,表示“十六罗汉”的说法已普遍行于世。但有关十六罗汉的完整名称,到了唐代,由高僧-玄奘所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着记”中,才具体列出“十六罗汉”之名,后代关于“十六罗汉”的名称,也都以此为准;其后或有不同,乃受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字的影响。如汉字的说法、发音与满文、藏文、蒙古文等,就音译文字上,会有些许差异。
这件罗汉插屏的最早传承记录,是英国名为SPINK(汉译为“斯宾克”)的一家古董店,这家古董店为英国皇家御用古董店,也就是说英国皇室有优先挑选权。第二挑选权为有爵位的贵族所有,最后才能允许平民购买。“斯宾克”公司倒闭以后,这件插屏的去向成迷。从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在美国的一家博物馆里,藏有相同题材的一件插屏。并被一本叫做《东方玉器》的早期印刷品记载。从国内,国外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看,截止到今天,未见有相同体裁的拍品,在几年前,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曾有一件与此插屏相似的作品拍卖,但破损严重,失缺部分己经影响其整体的艺术表达。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但从目前来看,能在市场流通的同类器物,仅此一件,应当视为孤品。
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代,可以肯定为乾隆时期,因为器物的局部有乾隆朝特有的琥珀粉提色。并且器物的精美程度和对宗教的人文理解符合乾隆时期的文化审美。其御制诗文的书写特点以及笔画结构都能成为断代辅证。本件砚屏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具有完整的宗教色彩。每一个人物的形象表达,和辅助道具的运用,一丝不苟的契合了“用典”的故事性,同时也保证了人物递进的层次关系。美国某博物收藏的那件同类器的尺寸,大于本插屏的尺寸,但那一件为碧玉所制。也就是说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完整的白玉御制罗汉赞插屏,存世者仅此而己。
参阅:《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二十八,《十六罗汉赞》
备注:SPINK&SON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