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987 卡尔·约翰·比尔马克 瑞典乌普萨拉大教堂中堂大厅

瑞典乌普萨拉大教堂中堂大厅
拍品信息
LOT号 3987 作品名称 卡尔·约翰·比尔马克 瑞典乌普萨拉大教堂中堂大厅
作者 卡尔·约翰·比尔马克 尺寸 49.5×34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4,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1860年巴黎勒梅西埃出版社出版
1幅 腐蚀与雕凹线铜版画
提要:这幅版画展示了一行人在乌普萨拉中堂大厅驻足的情景,展现了其巨大的内部空间高度。1幅手绘彩色腐蚀铜版画,卡尔·约翰·比尔马克绘制。
西洋古版画的彼岸之美
西洋版画俗称铜版画,也称“蚀刻版画”、“铜刻版画”、“铜蚀版画”、“腐蚀版画”,是版画中的一种。西方艺术史上诸多大师都曾热衷于版画创作,并留下精美作品,如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法国的马奈、莫奈、西班牙毕加索等。铜版画属于凹版画,因常用的金属板是铜板,故称。简单的说,铜版画的原理是用金属刻刀雕刻或酸性液体腐蚀等手段把铜板版面刻成所需图样,再把油墨或颜料擦压在凹陷部分,用擦布或纸把凸面部分的油墨擦干净,把用水浸过的画纸覆于版上,用铜版机机器压印,将凹处墨色吸沾于纸面上,形成版画。铜版画制作非常繁杂,而且每道工序对画面最终效果均有影响,工艺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丝毫疏忽不得,因此每幅最终完成的版画都是完美的精品,以其庄重、典雅被国际公认为名贵艺术画种。
目前国际艺术市场中的铜版画以西洋古版画为主流。分析其原因,一是流通性,在照相技术发明和普及之前,铜版画几乎为西方社会记录图像的唯一方式,因此有一定数量的流通,使保值升值成为可能;二是技术性,铜版画全部由手工刻制,甚至手工上色,其中包含的创造性劳动并不少于其它工艺品;三是艺术性,很多灭失的绘画作品只能从版画作品找到,甚至有些图版就是作者本人绘制,且根本就没有留下所谓原作,作者本人就将版画视为原作,并在出版时手工上色强化,与绘画作品其实是异曲同工;四是难伪造,这种方式印刷的作品由于墨痕明显,通过平板印刷技术十分难以伪造;五是文物性,经过时间的摩擦,传世的铜版画精品越渐稀珍,而当今又少有画家使用此技法;六是历史性,画作内容往往具有历史背景,对当时的建筑、民俗等诸多方面是一种直观的反应。但是,对于中国艺术市场来说,西洋古版画仍属新兴门类,这主要是因为其画作内容大多不为一般买家所熟知。细看这些版画,其中有些地名、人名至今没有相对应的中文翻译,甚至有些所绘历史故事并未纳入百科全书之中。事实上,我国版画以木版画为主流。中国有印甚早,而将印倒过来,刷上墨,即为雕版。这一思想转变的过程,便是聪明的中国人也用了一千多年。此后,从木板凸版到铜板凹版,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铜板技术进入中国较晚,没有长期且广泛的实用经历便被照相等技术取代了。
西洋古版画是西方版画中的古董,如果说它是书里的一页,那它则具有着以物载史的使命。版画中,有的讲述了家族兴衰,有的描绘了神学思想,有的揭示了历史真相,而它们同为文化的透明与真实增添着光芒。西洋古版画是西方古董中的艺术,如果说它是墙上的绘画,那它则揭示着审美取向的变化。版画中,或有人物的兼容并蓄,或有建筑的细针密缕,或有风景的宁静致远,这些对于美的记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无疑是一种胆识。我们欣赏西洋古版画,欣赏的不仅仅是构图的精妙、细腻,画面的栩栩如生,故事的引人入胜,欣赏的更是其探索未知、兼容并包的普世精神,只有更好的欣赏这些彼岸之美,才能够好理解此岸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