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255 钱贡 孙简肃公六子同胞雅集图 手卷

孙简肃公六子同胞雅集图
拍品信息
LOT号 4255 作品名称 钱贡 孙简肃公六子同胞雅集图 手卷
作者 钱贡 尺寸 画心30×144cm;尾跋30×141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手卷
著录:朱彝尊《曝书亭书画跋》,《美术丛书》初集第九辑P180-181。
款识:钱贡写。
钤印:禹方、钱贡之印
引首:1.惟孝友于。帝里何光显题。钤印:光显、字不显、光显启事
2.同胞雅会图。张凤翼题。钤印:张伯起
隔水跋文、签条:1.何布衣光显,金陵人,崇正间上书请诛马士英,刘诚意伏诛见自靖录金陵诗丐注。庚午六月六日,养疴门记。钤印:唐翰题
2.孙简肃公六子同胞雅会图。题首两家,钱禹门画图,六子诗文,题后五家。
跋文:1.(文略)。允仁贤弟诗家教正。兄宪草。钤印:白凤、明阳子、倚马
2.(文略)。肖蜃子名艹。钤印:成名允仁、肖蜃
3.(文略)。二兄大雅吟坛教正。修文纪草。钤印:嘉乐轩、懋第居士、光风霁月
4.(文略)。弟交甫泰书,弟成泰百拜具。钤印:字澹斋、玄玄子、元衢主人
5.(文略)。长春生宪草就正。钤印:洪蜃、雅山人、清朝蔶命
6.(文略)。心蜃文草。钤印:允质、心蜃、友笔生
7.(文略)。长春生宪草。钤印:白凤、洪蜃、倚马
8.(文略)。赡蜃。钤印:赡蜃子、舫斋主人
9.(文略)。心蜃文拜草。钤印:允质父
10.(文略)。修父纪草。钤印:竹林主人、光风霁月
11.(文略)。仁父名草。钤印:允仁子、谦所道人、诲益斋
12.(文略)。长春生成宪草。
13.(文略)。右仲秋二日携官舟,邀诸弟雅会夜央始别,兄宪草。
14.(文略)。仁父名草。钤印:平湖世家、鸣阳馆
15.(文略)。万历戊戌九月吉旦长春主人景蜃子泰螯。
16.(文略)。万历壬辰冬日长春生成宪螯,一书与允修弟,载书与允仁弟,皆为其求之切也。钤印:花萼相□、古伯蔶氏
17.(文略)。仪蜃成名谨书。钤印:谦所道人
18.(文略)。乙未夏六月十日允仁子书。钤印:仪蜃轩珍藏
19.(文略)。云间史氏董其昌观并题。钤印:董其昌印
20.(文略)。乾隆庚子小春下殡余将治装入京。述第内兄复出此图属题因作长歌用识畴昔流览景仰有素云。秀水裔孙沈叔埏拜手。钤印:沈叔埏印、埴为、乐易
21.(文略)。乾隆癸卯孟秋,述第先生以先世同胞雅会图见示,因即其签题为韵,拟小雅常葱四章以应。清溪后学金元标拜手。钤印:金元标印、选青
22.(文略)。丰镐道人何光显识。钤印:光显、字不显、光显启事
23.(文略)。康熙戊寅二月,南书房旧史朱彝尊书于杏花春雨山房,时年七十。钤印:朱彝尊印、竹垞、南洄
24.(文略)。万历己亥春王二十二日,洪蜃宪书于尊美楼。
跋者简介:1.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思翁、香光居士,上海人。工山水,精书法。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ㄖ称“明末四大书家”。
2.朱彝尊( -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馪舫,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值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善书法,精考证。诗文与王士祯齐名。
3.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号灵虚,长洲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为人狂诞,擅作曲。与弟燕翼、献翼并有才名,时人号为“三张”。凤翼所著戏曲、诗文等,均因《四库总目》传于世。
4.沈叔埏(1736-1803),字创舟,一字埴为,号双湖,浙江秀水人。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召试列一等,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充武英殿分校。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到部未十日,即乞养归。筑室锦带、宝带二湖间,学者称双湖先生。主魏塘讲席最久,多有成就。
5.唐翰,字墨斋,江苏溧阳人。同光间在杭州候补巡检,曾权江山县驿丞。后以卖画为生,最善画猴。
在中国这个以宗法和家庭伦理为社会基础的传统文化中,如何教子似乎一直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同时也最能牵动社会神经的话题。而许多流传的故事,大半与此相关,如所谓“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而“二十四孝”之类,其实内核也还是教子。在此社会风潮及心理之下,任何教子成功的个例其效应都会被无限放大而其功用则被无限拔高,《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便是明证。
明嘉靖年间的孙植(1510-?)教子故事于是也成为当时人津津乐道的教材。孙植,字斯立,号蜃川。山西佥事玺子。嘉靖乙未(1535)进士,授南刑部主事,因为官清正、不畏权势,有“铁人”之誉,与海瑞(1515-1587)并称。历任右佥都御史、刑部侍郎、南右都御史、南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卒谥简肃。著《家训》一卷。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四有记称:
吾乡孙简肃公治家以严,子弟侍立,暑不去衣;然其教初学,饭后必散步、歌诗以吟咏性情。故其子六人皆善诗,家居为同爨会,三日一集,集必有诗,列图于前,聚诗其后,装池为卷。孝友之语充溢丈幅之中,可谓天伦乐事矣。公尝诫诸子曰:“家人暌离,必起于妇人,但得兄弟时时相聚,谗何由生?今群屐子弟往往昼居于内,兄弟无几相见,此谗柄所由阶也。”若尽如孙氏六公饮酒之饫而不愆其仪,燕集之频而勿伤于侈,贤子孙循而行之,虽百世可已。公裔孙某出示予,因跋其后归之,并著于禾录焉。
则孙植教子之法,今日看来似乎并无新意,不过是令兄弟相处时长而将所谓枕边风扼于摇篮中而已。但在当时,能有见如此,似乎已经是很睿智的。孙氏子弟似乎也对此颇为自矜,因邀文徵明高弟、以人物知名的钱贡为之图绘,并将兄弟同爨所作诗装裱于后,以纪一时之盛,并以为传家,视若至宝;且遍邀当时俊彦豪杰为题跋,张凤翼、董其昌、朱彝尊等人即在其列,后又有沈叔埏、唐翰等名家为之题跋,堪为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