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753 王原祁 1696年作 临黄公望山水 立轴

临黄公望山水
拍品信息
LOT号 6753 作品名称 王原祁 1696年作 临黄公望山水 立轴
作者 王原祁 尺寸 130×52cm 创作年代 1696年作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康熙丙子冬日,麓台祁呵冻笔。
钤印:麓台、王原祁印、西庐后人
来源:美国回流。
专承家学的王原祁与乃祖王时敏一样,毕生用力于黄公望山水并得其神髓。他一生临仿黄公望作品极多,每件出即堪为名作,如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图》、藏天津艺术博物馆的《仿黄公望浮峦暖翠图》(附图1)、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仿黄公望晴峦霁翠图》、王己千旧藏及吴湖帆题签的《仿黄公望陡壑密林图》(附图2)等。
有意思的是,虽然声称“仿”,但王原祁上述作品其实都有独出机杼之处。事实上,尽管当前的美术评论界基本上摒弃了对王原祁绘画中的政治因素影响的考察,而转向对王氏纯粹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以及艺术史的探讨;但在任何时候,艺术创作和发展从来不可能独立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之外,而政治显然是上层建筑中最主要和直观的组成。因此,从政治因素去探究王原祁用心于黄公望其实具有相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简而言之,王原祁及其它“三王”被尊为清初画坛的执牛耳者,显然离不开清初统治政策、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他们不太可能有他们的前辈艺术家如沈周、文徵明等人一般的创作自由和空间,他们的艺术必须服从当时大一统的统治政策取向,因此,自由自主的艺术创作显然是空谈,而托名仿古、临古而行创作之实却有相当的空间;但因为托名仿、临,自然有框框条条,因此最后与所仿所临的前代艺术家创作面貌上有相当的类似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王原祁此幅《仿黄公望山水》直言为“兼师”黄公望《浮峦暖翠》和《天池石壁》之作,署款为“康熙丙子(1696年)”,时王原祁55岁,已从早年一力摹古中跳出而形成鲜明的特色,笔墨秀润、意象清雅,与他“癸酉(1693年)清和”所作《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风格面貌正相仿佛,洵为其中年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