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59 明万历 蓝底金彩佛经宝卷

蓝底金彩佛经宝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159 作品名称 明万历 蓝底金彩佛经宝卷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明万历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23,000
材质 形制


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说唱文学载体。作者大都是出家的僧尼。内容有佛经故事、劝事文、神道故事和民间故事,以佛经故事居多,基本倾向都是宣传因果报因和修道度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至明代始有宝卷之名。宝卷分为讲唱经文和演唱佛经故事两大类。由于其通俗浅易且为百姓喜闻乐见,遂成为民间宗教(如:白莲教、红阳教)经典。明正德四年(1509),罗梦鸿的五部六册宝卷印刷出版,各教派纷纷效仿,至万历、崇祯年间,形成宝卷刊行高峰。民间宗教的信徒视宝卷为珍宝,奉为神圣。宝卷大多印制装潢精美,与正统宗教经典无异。残留下来的宝卷,是了解认识研究民间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
明代前期世俗佛教的宝卷,文献中虽留有十几种卷名,但卷本留存极少,有传本的也大都是后世的刊本,且经后人修改整理。明正德以后到清康熙年间民间宗教宝卷留存较多,总数约200种,基本上都是木刻本,其中绝大多数又是仿照佛、道经典形式的大字经折本,少数为线装方册本和手抄本。明正德四年(1509)无为教祖罗清的“五部六册”首刊,据《三祖行脚因由宝卷》载:“五部六册”的出版得到太监张永和魏国公、党尚书的支持,并推荐给正德皇帝“御览”,“五部宝卷开造印板,御制龙牌助五部经文,颁行天下,不得阻碍”。这种说法虽难以证实,但自“五部六册”以下,各新兴民间宗教刊印的宝卷卷首,在神像之后,即为三面龙牌,居中者题为:“皇帝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有的是用泥金书写在纸上粘贴上去的;左面一个标为“御制”,即《永乐北藏》的御制题词:“六合清宁,七政顺序时和岁稔,物阜人丰,千祥骈集,万福来临”。这类宝卷大都是信众捐资助刊。有的教派,如西大乘教、弘阳教,得到后妃太监、王公贵族的支持,由皇家内经厂印制宝卷,并颁发各大寺庙。其印制豪华富丽、梵箧装,与内经厂印制的藏经无什区别。民间宗教的刊本宝卷,都是向民众布道用的。各教派内部的核心机密,也编成宝卷,这类宝卷仅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教内少数人中传承,如明末龙天教的《家谱宝卷》。这类手抄宝卷留存极少。至清康熙以后,清政府严厉镇压“邪教”,追索它们的使用经卷,并予销毁,各地秘密布道的教团传抄和刻印的宝卷,留存更是稀少。
此件宝卷应为万历时期难得的完整宝卷,从其样式之华丽,所绘蟠龙规格之气势,应为皇家内经场印制宝卷,装裱为经折装,每页仿立轴样式,以名丽绸缎包裹天头地头,其间页面绘制观音大士座前护法:韦陀、珈蓝护法神,形象庄严肃穆,气度不凡。书写字体端庄清丽,颇有书法之工。此宝卷虽仅为卷头部分,但保存完好,页心无破碎脱彩现象,装裱丝绸布纹细腻,彩色丝印图案清晰可辨,更为重要的是宝卷作为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佛教宣传文献,具有非凡的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
90x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