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53 明末 “博及渔人”款德化窑罗汉像

“博及渔人”款德化窑罗汉像
拍品信息
LOT号 0153 作品名称 明末 “博及渔人”款德化窑罗汉像
作者 -- 尺寸 高21cm 创作年代 明末
估价 120,000-150,000 成交价 RMB 138,000
材质 形制

“博及渔人”款
德化窑于今福建德化县。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为数不多烧造年代早,且留存历史时间长的古窑之一。早在宋代,德化窑就已经开始烧制青白瓷、白瓷。到了明代,其烧造白瓷已经冠绝一时,出产的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天鹅绒白”。直至清末,此窑口从未断烧,并涌现了一大批包括苏学金、龙井等大批名家。
此件白釉罗汉坐像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透光度极好,如上好的象牙般润泽白皙。罗汉光头高额,皱眉抿唇,面相生动诙谐,颇为逗趣。身着袒右肩衣,广袖轻垂,下着宽绸袍裤,赤足坐于石基之上。右脚踏于石板,左脚搭于右膝。双手交握置于左膝之上,一派悠然自得。塑像形态把握堪称一绝,面部表情细腻精准,衣纹虽为瓷胎,却有柔软垂坠之感。身体比例协调自然,对肌肉骨骼如此到位的刻画竟出自一位明代工匠之手,实在令人惊叹。且其对细节的处理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例如翘起的脚趾,眉宇的皱纹,无疑为此件罗汉像更添几分生动传神。
底座留款识“博及渔人”。此款早在明代便已使用,因带此款之作,均为难得珍品,至晚清光绪年间,德化瓷艺大师苏学金及其创办的“蕴玉瓷庄”之作品也借用“博及渔人”名号,在其作品上常见同时出现“蕴玉”、“苏蕴玉”和“博及渔人”印章,有时也单独使用“博及渔人”印章,这是必须注意区分的。
参阅:《故宫陶瓷图典》,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6月,页206,图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