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39 明 纸本彩绘水月观音像

纸本彩绘水月观音像
拍品信息
LOT号 0139 作品名称 明 纸本彩绘水月观音像
作者 -- 尺寸 长117cm;宽69cm 创作年代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126,500
材质 形制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多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
唐代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普陀落伽山中的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认为“水中本来月无影,净水为缘见本月;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佛法皆无实体,水、月都是一种象征,也就是现象界“空”与“虚出”的本质。也无怪乎白居易在《水月观音画赞》中发出这样一句感慨:“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像,万缘皆空。”
因佛法本无象,自唐以来,观音其像也常由人而变,而水月观音身后的一轮明月,便是其标志。在宋以后,水月观音形象逐渐形成定式,变成一女性,面容慈美,体态婀娜,雍容典雅,充满智慧于慈爱的世俗像。此件水月观音画作,尺幅较大,观音占据画幅约三分之一,身披天衣绸裙,头戴花叶宝冠,一手持莲,一手持捻珠串,身旁放置柳叶净瓶,结全跏趺坐于普陀山,山形于南海之中,基岩石似佛龛由上至下包覆观音。善财童子活泼可爱,侍奉于座下。海面水波平静微起涟漪。仿佛置于月下静海,一派祥和宁静。整幅纸本帧幅巨大,设色淡雅华丽,纸面微黄更显古意,实为一件难得的佛像画品。
参阅:《普世炽初》,平艺术,2010年,页86至87,页92至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