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181 永瑆 书法 手卷

书法
拍品信息
LOT号 6181 作品名称 永瑆 书法 手卷
作者 永瑆 尺寸 22×99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5,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识:陶渊明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与之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陆慧晓历辅佐五政,立身清肃,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贵者不可卿,贱者乃可卿,人生和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常呼人位。陶弘景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阴鉴尝与宾客宴饮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之众坐皆哽,鉴曰吾侪终日酣酒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虚怀仁善与人交,与琅琊王衍陇西李寿之情好相得常谓衍曰:昔太邱道广许劭知而不过嵇生峭立钟会过而绝言,吾处季孟之间,去其太甚。或谓李士谦子多阴德,士谦曰:夫言阴德其犹耳鸣,已独知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徐羡之于传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辨愽差之风度祥整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学问为长。何远言不虚妄,盖其天性。尝戏语人曰: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缄众共伺之,不能记也。贾斯伯倾身体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博曰:哀至便骄,何常之有。刘穆之爱宾游,坐客恒满布尔,目以为亲,听顾朝野异同莫不毕知,凡所荐达,不纳不止。常曰我虽不及荀令君举善然不举不善。源怀性宽简,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政贵当举纲,何必须泰子细,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足矣,斧斤不平,非屋病也。王绍之家贫好学尝三日绝粮而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如此何不耕?答曰:我尝自耕耳。萧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好都废惟书籍不衰。裴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靡丽制,多法古,与今文体异。或问其为文速者,子野答曰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以下文略)十一侄以此纸属作字且欲得吾所为诗诺诺矣即至承德展示之则宣庙玉版也。此二百余年物吾尝收澄心堂尺许,其精密亦只如此则此作定非余诗所得书者。近人有集南史北史杂事成帙携在行箧,择其有伦范之言,录四十六条为侄课暇披玩之用,此其诸人固鲜能具本末者,而即其一言一行未始不可节揽云尔。乾隆六十年季夏,叔瑆识。
钤印:诒晋斋印、
题跋:武殿年年侍讲帷,木兰山下宿旌旗。韬弓余暇征书史,此是乾隆极盛时。乙卯岁同人事迁星霜,回首倍凄然。云烟过眼成陈迹,历尽兴衰百廿年。宣统乙卯溥伟识于青岛。钤印:恭亲王。
鉴藏印:皇六子、恭亲王、子孙保之、载滢、延精书屋、庆锡平生真赏、藻简精舍珍藏图章、钮钴禄氏湘林珍藏赏鉴图记、钮钴禄氏、萨迎阿印、庆锡审正、我思古人、伯心印、庆锡平生真赏
说明:1.萨迎阿,号湘林,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十三年举人。官户部侍郎、伊犁将军、正白旗满洲都统等。谥号恪僖,幼即善书,成王以君主配之,诒晋斋所藏法书名帖半为所有。(皇清书史卷31)
庆锡,爱新觉罗氏,正蓝旗人。父杭州将军,东阁大学士耆英。历任马兰镇总兵、内务府大臣,擅书法,精碑版鉴定。室名:希晋斋。
奕忻(1833-1898)号乐道堂主人,清道光帝第六子,道光帝遗诏封“和硕恭亲王”。在同治、光绪两朝时,综理国家大政及外交事务,为清代后期重要历史人物。
载滢(1861-1909),奕忻次子,1868年出继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光绪十五年(1889)加郡王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义和团事变以罪革爵,仍归本支。宣统元年薨,享年49岁。
溥伟(1880-1936),号锡晋斋主。奕欣嫡孙,载滢子。1898年承袭王爵。
溥儒(1896-1963),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载滢子次子,溥伟之弟。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
2.美国藏家提供。
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第十一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永瑆楷书学赵孟俯、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嘉庆九年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本卷是成亲王永瑆于乾隆六十年夏随其父乾隆皇帝前往承德时所书,多体,共二千余字。据永瑆自言,此纸系其“十一侄”所赠“宣庙玉版纸”,本欲求永瑆自书其诗,但永瑆自谦,乃书南北史故事四十六则于本卷。
在本卷完成一两个月后,乾隆回到北京,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宣布立嘉亲王为太子,于是立储大局已定,次年元旦嘉庆即位。而本卷之书写是否与立储之前微妙的政治局势有关?颇堪玩味。
据考,十一侄应为永瑢第五子绵庆,生于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初四,袭郡王。自幼聪颖。年仅十三岁时侍祖父乾隆帝游猎于避暑山庄,引弓射中三箭,乾隆帝大喜,赐其黄马褂、三眼孔雀翎。惜体质孱弱。嘉庆九年病逝,年仅二十六岁。与一般奉旨工楷作品不同,永瑆以各体书分别书写,每则均可看出其用心之处,永瑆作此卷时四十三岁,不论功力、笔力都已成熟完足,故此卷堪称精品。而永瑆此大件作品洵不多见。在干嘉时期永瑆书法已负盛名,但他不轻易为人作字。在《清稗类钞》甚至有他羞辱一上门跪求字其字都统的故事。
根据作品上的鉴藏印,可知此作多在满清亲贵间流传。萨迎阿是永瑆女婿,据说永瑆死后所藏半数书法作品都归其所有,庆锡是耆英之子,也收藏有不少书法,包括永瑆的作品,希晋斋即其室名。恭亲王奕忻亦曾收藏此卷,故上有恭亲王奕忻、载滢、溥伟的印章或题跋,以及溥儒的题签。